【摘 要】在國際化的大背景下,英語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因而引發(fā)了學術界關于NESTs和NNESTs的優(yōu)缺點的大討論。鑒于此,本文將對NESTs和NNESTs的優(yōu)缺點進行對比分析,并提出教學的建議。
【關鍵詞】NNESTs,NESTs;差異比較;建議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fā)展,英語在商業(yè)、科技、互聯(lián)網、大眾娛樂甚至運動等方面都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語言。因此,英語教學方面需要更多更專業(yè)的教師來進行教學。在過去的十幾年里,教育專家對于NESTs(本族英語教師,即英語是其母語)和NNESTs(非本族英語教師,即英語不是其母語)的優(yōu)缺點一直討論不休。NESTs和NNESTs的差異是什么,教學質量是否有差異,學校應更多地引進NESTs還是NNESTs,這些問題都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和研究。
在中國,英語是學生的必修課,大部分都是由中國教師教授。然而現(xiàn)在很多學生選擇到國外讀書,同時,各大學中外教的人數(shù)也在逐年上升。很多學生和家長認為外教比中國教師的教學質量好。那么NESTs和NNESTs的優(yōu)缺點是什么?怎樣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文章將從這兩方面進行研究論述。
一、NESTs和NNESTs的差異比較
1.語言技能
NESTs在語言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優(yōu)勢,然而NNESTs在語言能力方面仍面臨著很多的挑戰(zhàn)(Medgyes)。在中國,部分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說,外教的發(fā)音和音調對他們的幫助很大,在單詞的運用方面也有優(yōu)勢,但在語法方面稍有欠缺。中國教師則更加注重單詞量的掌握,對于學生應試需要的較難的語法知識掌握熟練。
2.教學風格
個人風格是影響教學的重要因素。Jeremy的一項調查顯示,學生更喜歡善于運用肢體語言教學并能與學生互動的教師。NESTs在課堂上都很開放活躍,能使整個課堂變的輕松有趣,相反,NNESTs更嚴肅,與學生的交流也較少。但是這并不能說明NESTs的教學質量比NNESTs好。有調查顯示,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并不適應外教的教學風格。中國教師在素質教育的引導下也逐漸意識到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與學生進行交流的重要性。
3.教學能力
Phillipson說過,即使英語不是NNESTs的本族語,他們仍然可以成為出色的英語教師。他們更了解自己的學生并且可以教授學生各種有效的學習策略,學生們也更適應他們的教學風格,盡管枯燥但是條理清晰。但是對于NESTs來說,他們經常發(fā)散思維,隨性而講,有時候會讓學生摸不著頭腦?,F(xiàn)如今,中國大學里外教很受歡迎,一些外語培訓機構也招聘了不少年輕的外教,但是有的機構只看重外教的身份卻忽略了其是否具有出色的教學質量和豐富的教學經驗。
4.教學反饋
Mccarthy說,積極地反饋可以幫助學生更有興趣、更有動力的完成他們的任務。如果自己的成果得不到積極地反饋,學生就會對課堂活動產生倦怠,甚至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NESTs擅長表揚學生,但是中國的NNESTs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較深,對學生比較嚴格,很少贊揚鼓勵學生。
二、NESTs和NNESTs的教學建議
1.對NESTs的教學建議
首先,了解更多的中國文化。中國學生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在課堂中安靜的聽教師講課,以表示對教師的尊重。不了解背景的外教可能會認為中國學生過于拘謹。因此,NESTs應該多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單憑主觀判斷試圖改變學生的思維和學習習慣是不可行的,因為學生受傳統(tǒng)思想影響之深的事實是不能通過幾節(jié)外教課就輕易改變的。
其次,了解教學理念和中國的教學方法。為了通過考試,中國學生更注重學習單詞和語法知識,如果NESTs只強調口語而忽視了語言點的學習,不利于學生參加考試。所以NESTs應該根據(jù)中國學生的需要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2.對NNESTs的教學建議
首先,重視學生的聽說能力。中國學生十分注重語法和單詞的學習,他們能在英語考試中取的好成績但是卻不能流利的用英語跟外國人交流。鑒于這種情況,NNESTs應該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習口語的機會。同時,隨時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況,多關注學生,鼓勵學生。
其次,豐富自己的外語文化知識和教學技巧。中國教師應該首先豐富自己的外語文化知識,才能在教學中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學生的外語文化意識,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同時,NNESTs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不是僅僅要求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三、結語
綜上所述,NESTs和NNESTs之間應該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此外,學校機構在聘用外教時應考慮多方面因素,不能僅認為口語好教學質量就好。只有這樣,NESTs和NNESTs才能各自提高改進,共同為英語教育事業(yè)做貢獻。
【參考文獻】
[1]Pillipson,R.1996.The Native Speaker’s Burden.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15-223.
[2]王一安,劉穎.2009.從學習者視角看中外英語教師.山東外語教學 3:49-54.
[3]栗鴻亮,徐璐.2009.“外來的和尚好念經”?--淺析英語教學中的外教現(xiàn)象.邯鄲學院學報 118-120.
[4]方明敏,高瑜,姜賽岳.2010.中外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比較研究.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 3: 344-348.
(作者單位: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