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天氣多變,衣食要當心
臨近清明節(jié),天氣似乎也變得多愁善感,風多、雨多是清明節(jié)前后的氣候特征,但人們掃墓踏青,戶外活動增多,如果不加留心就容易受到風邪的侵犯,尤其是小寶寶。所以,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給寶寶準備一件可以隨便穿脫的外套,防止外邪的入侵。
清明時節(jié),天氣比較干燥,加上人體內肝火旺盛,內外相結合,就容易出現(xiàn)口干、鼻干等癥狀,在帶寶寶外出時,除了保暖工作要做好,還要讓寶寶多喝水。
在飲食方面,以平肝潤肺為主,以健脾扶陽祛濕為食養(yǎng)原則,多吃新鮮上市的果蔬,要避免吃燥性、刺激性食物。另外,有的家庭到郊區(qū)踏青時,特意去吃農家野菜,但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因為絕大多數野菜含有光敏性物質,容易引發(fā)皮炎,比如馬齒莧、芥菜、灰菜、馬蘭頭等。如果吃了較多野菜,最好不要曬太陽,否則皮膚會像被暴曬過一樣,滿臉通紅,甚至會起水皰。如果本來就有光敏性疾病,或曾被曬傷,最好不要吃過多野菜。
不吃糖也會得齲齒
我們都知道,糖吃多了容易得齲齒,所以盡量限制寶寶吃糖。
但你知道嗎?并非只有甜食會引起齲齒。事實上,有些含糖食物并不一定是甜的,比如土豆、面粉等食物雖然不是甜的,但里面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因此,孩子雖然吃的是咸味餅干或者薯片,并沒有甜味,但也是在吃含有豐富糖類的食物!而且,因為這些食物是黏性食物,在口腔里停留很長的時間,更容易出現(xiàn)齲齒。
在最容易引起齲齒的食物名單中,排第一位的就是薯片,緊隨其后的是汽水和香蕉,接下來是糖果和谷類,再往后是肉、魚、黃油和奶酪。
被蜜蜂蜇了,怎么處理?
春暖花開,我們喜歡帶著寶寶外出游玩,勤勞的蜜蜂則開始了忙碌地采蜜,要是不小心招惹了它,它就會狠狠地給你來一下。如果被小蜜蜂蜇了,第一時間應該怎么處理?
用信用卡等帶有平面硬邊的東西,輕輕地刮被蜜蜂蜇傷的部位,可以將刺針從皮膚里挑出來。不要用鑷子去擠壓刺針,否則會壓迫到刺針中的毒液囊,毒液囊破裂后會釋放出更多的毒液,使疼痛加劇。
用肥皂和水清洗蜇傷的部位,包上繃帶,保持清潔。
用冷的物體敷在蜇傷的部位,可以減輕腫脹。
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有過敏反應,如腫脹面積擴大、劇烈瘙癢、蕁麻疹或呼吸困難,要立即帶他去看急診。
咳嗽,痰多,試試蔥白水
孩子咳嗽,有痰,可以試著煮些蔥白水給他喝。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把蔥白切碎或切成大塊,然后在研缽中搗碎。
2把碎蔥白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小火煮到蔥白成黏稠狀。
3關火后,放入少量蜂蜜,一天讓孩子喝兩三次,一次一小勺。(蜂蜜不適合1歲以內的孩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