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完成花芽分化,一般是從采果后到3月底前結束。若要柑橘結出又多又大的果實,必須具備強壯的樹勢,良好的結果母枝,足夠的有機營養(yǎng)和一定的低溫、干旱條件,開花激素的生長等良好的生長基礎,科學合理的配套管理促進養(yǎng)分積累和花芽分化。其具體管理措施有以下幾點:
深翻改土。柑橘采收后,采用環(huán)狀法稱溝法等,選擇晴天圍繞樹體將原植樹穴深翻擴穴,使擴穴部分與上一年的老穴位挖通,溝與溝之間不能隔墻,并將擴穴部位的細根和側根酌情適量斬斷1/4~1/3左右為宜,之后讓其曬2~3天。尤其是對生長過旺樹,可沿樹冠滴水線稍內挖30~40厘米的深溝,切斷上層水平骨干根?;蛟谇锒瑢浔P周圍的土層表土扒開(2月后覆土)使水平根露出,并在凍害來臨前適當灌水,以控制營養(yǎng)生長,促進花芽分化。
施足基肥。柑橘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主,配施適量磷鉀肥,一般施用時間越早越好,可分為采前和采后2次施下,并可結合深翻擴穴進行深施。一般盛產橘樹每株施有機肥20~25千克,磷鉀肥1~1.5千克,幼樹視情況適量少施。入冬后每隔半個月每畝噴施10%的腐熟人尿液加0.2%磷酸二氫鉀液60千克,“小雪”前后葉面追肥時加0.1%的硼砂,以促進花芽健壯分化,提高花芽質量,提高下年的坐花量。
環(huán)割成環(huán)剝。壯旺樹宜采用環(huán)割措施,方法是在柑橘花芽生理分化前至花芽分化開始后的1個月內(長江流域多在9月上旬至10月下旬),用利刀在主枝、側枝上環(huán)割1~2圈,圈距2~6厘米,深度以達木質部而盡量不傷木質部為宜,環(huán)剝即在主枝或側枝上環(huán)切兩刀,將中間的皮層剝離,剝口長0.3~0.5厘米,隨即將剝口用寬2厘米的塑料帶包扎保濕,促進剝口愈合。
藥劑促花。柑橘花芽分化與體內激素的調控密切相關,在生理分化階段,體內較高濃度的赤霉素對花芽分化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因此,通過藥物抑制或破壞赤霉素的合成即可達到促花的目的。方法是9月上旬至12月噴布1000毫克/千克的多效唑,每隔15天噴1次,連噴2~3次,用中國柑桔研究所研制的多元促花劑,促花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