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靜 何洪波 任 娜 楊春梅 劉 洪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混合痔是肛腸科常見病之一,手術治療是該病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其中外剝內(nèi)扎術因技術較成熟,效果好在國內(nèi)外廣泛被應用[1-2]。但手術可造成手術局部組織損傷而導致血液循環(huán)、淋巴回流障礙,或因術后局部組織代謝物堆積刺激血管通透性增加,組織液潴留過多等原因,從而形成手術局部創(chuàng)面水腫、疼痛。筆者運用我院傳統(tǒng)中藥制劑——六合丹外敷治療混合痔術后肛緣水腫,取得良好臨床療效?,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中西醫(yī)結(jié)合科接受混合痔外剝內(nèi)扎手術且術后發(fā)生肛緣水腫的8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0例,男性8例,女性32例;年齡(43.63±10.08)歲;病程(8.28±6.97)年。對照組40例,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齡(44.05±13.72)歲;病程(8.53±6.42)年。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基礎治療:中藥燥濕止癢洗劑(由黃柏、地膚子、苦參、川椒、薄荷葉、大楓子、蛇床子、千里光、冰片等組成,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藥劑科提供)100 mL,加入 1500 mL 溫水(40~45℃)稀釋后坐浴熏洗,每次10~20 min,每日2次;局部予紅外線理療,每日1次,每次15 min。觀察組加用六合丹(生大黃、生黃柏、白及、薄荷、白芷等組成,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藥劑科提供)外敷于肛緣腫塊之上,厚約5 mm,寬約超過腫塊邊緣1 cm,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日2次。對照組將硫酸鎂粉劑50 g溶于100 mL的40℃溫開水中,配制成50%的硫酸鎂溶液,將5 cm×8 cm 8層紗布1塊浸于溶液中?;颊呷?cè)臥位,臀下墊一治療巾,將浸有50%硫酸鎂溶液的紗布塊擰至不滴水為宜,覆蓋于患者肛門處,每日2次。
1.3 觀察指標 主要療效指標包括肛緣水腫分級,傷口疼痛評分;次要療效指標包括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及住院時間。肛緣術后水腫評分參照全國肛腸外科會議制定的肛緣水腫分級標準擬定[3],傷口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為從混合痔術后第1日起,統(tǒng)計創(chuàng)面完全愈合所需要的時間;住院時間為從入院第1日起,到出院所需時間。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則用兩組間秩和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肛緣水腫評分比較 見表1。兩組治療前肛緣水腫評分相近(P>0.05),用藥后兩組評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觀察組在改善術后肛緣水腫方面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表1 兩組肛緣水腫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肛緣水腫評分比較(分,)
與對照組同時間段比較,△P<0.05。下同。
組 別 n 用藥前 用藥2d 用藥4d 用藥6d觀察組 40 4.23±1.19 2.50±0.64△ 1.45±0.82△ 1.18±0.81△對照組 40 4.35±1.21 3.33±0.76 2.25±0.71 1.75±0.71
2.2 兩組傷口疼痛評分比較 見表2。兩組治療前傷口疼痛評分相近(P>0.05),用藥后兩組患者評分均有明顯差異(P<0.05),提示觀察組在減輕術后疼痛評分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
2.3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和傷口愈合時間比較 見表3。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在住院時間和傷口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傷口疼痛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傷口疼痛評分比較(分,)
組 別 n 用藥前 用藥2 d 用藥4 d 用藥6 d觀察組 40 4.08±1.12 1.83±0.75△ 1.58±0.96△ 1.35±0.70△對照組 40 4.20±1.27 2.25±0.54 2.10±0.78 1.80±0.65
表3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和傷口愈合時間比較(d,)
表3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和傷口愈合時間比較(d,)
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 別 n 住院時間 傷口愈合時間觀察組 40 8.65±1.81△ 18.38±3.04△對照組 40 9.83±1.71 22.93±4.02
肛緣水腫是混合痔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常造成患者術后肛門疼痛、瘙癢不適、不敢排便等,以致延遲創(chuàng)面愈合,增加創(chuàng)面感染的機會,使手術效果不理想。50%硫酸鎂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局部外用具有高滲消腫作用的藥物?;A研究提示,50%硫酸鎂能選擇競爭性抑制Ca2+,從而抑制交感神經(jīng)遞質(zhì)釋放,使血管平滑肌擴張而改善微循環(huán),糾正組織缺血、缺氧,增加新陳代謝及白細胞的吞噬功能,促進炎性物質(zhì)吸收,達到消炎、鎮(zhèn)痛、消腫目的。大量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應用50%硫酸鎂濕敷治療痔瘡術后肛緣水腫可取得良好臨床止痛消腫效果[5-7],故本次研究選取50%硫酸鎂濕敷治療方案作為對照。
從中醫(yī)理論角度考慮,混合痔術后肛緣水腫的病因病機主要是由于手術中金刃所傷、筋脈橫斷、瘀血阻絡,加之機體濕熱下注,造成局部經(jīng)絡阻滯形成局部水腫,故治法當以清熱利濕,活血消腫為主。六合丹是我院已故名醫(yī)吳介誠先生的家傳名方,現(xiàn)為我院院內(nèi)制劑。該方主要由生大黃、生黃柏、白及、薄荷、白芷等9味藥組成,其中大黃、黃柏合用具有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止痛的功能;白及能消腫生肌、斂瘡;薄荷可辛散通絡、活血散腫、透熱外出,外用可消炎、鎮(zhèn)痛、止癢、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輕腫脹的作用,并使用蜂蜜調(diào)劑成中藥糊劑。該方理法嚴謹,選藥精當,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散瘀除濕,消腫止痛及拔毒外出之功。特別是該方劑型具有軟糯黏滯不易干燥的優(yōu)點,糯黏則易固于患部,濕易使患部濕氣氨氯不絕,毛孔始終有汗,藥氣易入,瘡毒易散,保證了六合丹能持續(xù)發(fā)揮藥效,充分體現(xiàn)了《醫(yī)宗金鑒》指出“凡去敷藥,必看毛孔有汗,意者為血脈通,熱氣散也。反此者逆”的用藥劑型原則,有效解決了中藥外用易干造成的患者局部用藥不適感的缺點。本次研究結(jié)果提示,盡管用50%硫酸鎂濕敷傷口治療對患者肛緣水腫和傷口疼痛較使用前明顯減輕,但六合丹外敷治療組患者在止痛、局部水腫分級改善情況,傷口愈合時間等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在整個中藥外用治療過程中未發(fā)現(xiàn)有敷藥后局部皮膚過敏、藥物摩擦不適感等不良反應,且絕大多數(shù)患者述中藥外敷后局部具有清涼舒適感。
六合丹外敷治療混合痔外剝內(nèi)扎術后肛緣水腫較之50%硫酸鎂濕敷可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和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具有止痛快、水腫消退快、傷口愈合迅速、局部無刺激等優(yōu)點。
[1]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結(jié)直腸肛門外科學組,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肛腸病專業(yè)委員會,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學會結(jié)直腸肛門病專業(yè)委員會.痔臨床診治指南(2006版)[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6,9(5):461-463.
[2]Cataldo P,Ellis CN,Gregorcyk S, et al.Practice parameter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morrhoids (revised)[J].Dis Colon Rectum,2005,48(2):189-194.
[3]陳浩.龍綠膏治療混合痔術后肛緣水腫臨床觀察[J].新中醫(yī),2010,42(8):72-73.
[4]Karanlik H,Akturk R,Camlica H,et al.The effect of glyceryl trinitrate ointment on posthemorrhoidectomy pain and wound healing:results of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study[J].Discolonrectum,2009,52(2):280-285.
[5]錢菁.50%硫酸鎂濕敷+邁之靈口服治療混合痔術后水腫[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06,15(15):2074-2075.
[6]張興坤,崔晶晶.兩種濃度硫酸鎂濕敷方法對比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1):7630-7631.
[7]胡珍.會陰側(cè)切傷口硫酸鎂混合液濕敷療效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3):562-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