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英壯(安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安徽 241000)
武術,作為中華民族最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之一,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塊瑰寶,它融合了儒家思想、形體美學、醫(yī)療保健、教育以及哲學等多種學科的思想,內容之豐富,令世界為之贊嘆。在五千年的文明進程中,武術似乎已經漸漸淡出人們的生活,但他的內涵非但不曾有過絲毫衰減,甚至以一種更加挺拔的姿態(tài)傲立于文化之巔。武術,這一古老而又年輕的存在對我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揚、民族精神的培養(yǎng)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學校教育則是普及武術知識、傳遞民族精髓的重要手段之一。鑒于中小學生心智發(fā)展并未成熟,對其民族思想的培養(yǎng)還需要教師的正面引導,本報告堅持應該把武術教學的受教育對象鎖定為正處于中小學階段的青少年。新世紀的武術教學不能簡單的停留在物質層面上,只有把其作為一種文化思想來加以深入研究,才能達到強身健體,傳承民族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民族精神的最終目的。在系統(tǒng)地查閱了近年來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上公開發(fā)表的關于中小學武術教學現狀的科研論文之后,通過對大量現有研究的綜合分析,并結合作者所在地區(qū)幾所中小學的隨機抽樣結果,對區(qū)域條件下中小學武術教學現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從而提出現階段中小學武術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及可行性解決方案。
本報告以安徽省部分中小學老師和學生為調查對象,著重調查了武術在中小學中的教學現狀,并對其現狀進行深入分析,提出切實可靠的改革建議。
本報告在研究過程中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對研究對象展開研究,為報告撰寫提供可靠依據。
通過對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有關中小學武術教學現狀論文的閱讀及梳理,得知在1978年頒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學體育教材》和1992年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體育教學大綱》中,均把武術列為體育教學內容。2001年9月1日開始實施的《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更是把武術列為體育課必修內容。2005年4月2日中宣部和教育部聯合出臺《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要求新學期開始,體育課適當增加武術內容。
文獻指出:(1)馬鞍山市中小學按照《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開設武術課的學校占18.6%,偶爾上過武術課但不系統(tǒng)的學校占37.3%,從未上過武術課的學校占44.1%,武術在大部分中小學校名存實亡,從而制約了武術的普及與發(fā)展。(2)學生對武術的喜歡只是表面現象。由于大多數學生對武術的認識是從影視作品中得來的夸張印象,實際參加練習后反差很大又吃不起苦,因此真正喜歡武術并能夠用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武術的學生很少。武術課的內容比較單調,教學課時偏少。在學校體育課達標中,對武術沒有具體要求,學生沒有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武術師資不足。武術課大多數是有非武術專業(yè)的教師擔任的,而且上課主要采用與其他體育內容混合進行的方式授課,教學效果不好。更有甚者,很多學校的體育課就沒有武術內容,武術課名存實亡。此外,李成銀、劉篷翔等人在《山東省城鎮(zhèn)中小學武術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對策研究》中提到61.2%的領導,45.1%的體育教師對武術教學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李科、李淑蕙等人在《重慶市中小學武術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中調查顯示,武術專項教師所占比例僅為1%,具備武術教學能力的教師僅占5%左右,55%的教師不能教授武術內容。
以上文獻表明,目前中小學武術教學現狀還是存在很多問題的,要達到中宣部與教育部聯合出臺的《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的有關要求還存在著一定的距離,迫切需要尋求一種直接有效的解決途徑。
用隨機抽樣的辦法對遼寧省部分城市和農村中小學師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我省中小學武術教學現狀并不樂觀,其主要體現在:
3.2.1 、大多數中小學的體育教學計劃中雖然包含了武術教學這一內容。但能夠切實按照計劃完成武術教學內容的卻微乎其微,部分學校甚至根本沒有按照教學計劃來實施武術教學,然而其中67%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卻認為武術課所占體育教學的總學時應適當增加。
3.2.2 、在中小學校中,體育教師多為本科生。其中大多數在校學習的體育項目多為田徑或球類項目,而專修武術項目的體育教師只占被調查總人數的3%。
3.2.3 、在中小學體育器材種類缺乏。如刀、劍等用于武術學習的冷兵器卻微乎其微。
3.2.4 、學生武術的了解過于表面化。學生主要通過電影、電視、小說等描述性的媒介來了解武術,沒有更多的機會親自去嘗試武術學習,對外來武術與我國傳統(tǒng)武術的劃分并不是很清晰。很多學生都有學習武術的熱情,但付諸于實際練習并能持之以恒就零星點點了。
綜其以上現狀(調查結論),將可以分析出以下幾點原因:
4.1 、學校上層領導對武術發(fā)展沒有加以重視。由于我國的教育體制是應試教育,學校注重的是升學率。然而武術教學只存立于體育教學的內容之內,所以很難使武術得到學校相關領導的重視。
4.2 、武術師資隊伍嚴重缺乏。又因為武術教學對武術教師的專業(yè)素質要求較高,武術教師不僅要技術動作規(guī)范,而且要熟知武術各流派的風格特點及其文化內涵,只有這樣才能在武術教學中將文化教學與技術教學有機結合,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識程度,調查表明:從事武術專職教師的人數只占被調查人數的3%,其中97%的體育教師都很難指導學生對武術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由此可見武術師資的不足和水平不高嚴重影響著學校武術教學的開展,影響著新課程改革下體育的教學效果。
4.3 、缺乏簡明有趣的教材。中小學武術的教學內容大多數停留在套路聯系或基本功練習,而在學生升學之后所學習的內容有時候還會有重復,這就導致了學生對武術學習喪失了原有的興趣和練習動機。
4.4 、武術課課時安排不明確。在《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中,只要求體育課適當增加武術內容,并未明確具體的課時數量,使得部分學校對武術教學過于懈怠,沒有加以重視。且沒有系統(tǒng)科學的武術教學模式,使得武術教學是存于一種泛泛的說法,并未真正納入中小學體育課程中,延誤了武術教學在中小學中的發(fā)展。
首先,李鐵映同志成做出武術進入中小學的指示:“必須真正提高對武術的認識,把武術在中、小學深入開展,當作一項長期任務來抓?!币虼耍仨毘浞掷靡磺锌衫玫馁Y源,加強武術在中、小學當中的建設。積極組織各種有關武術形式的比賽,加強教育部門對武術的重視,積極在省級體育優(yōu)質課中開學專門的武術優(yōu)質課教學比賽,以此來充分調動老師和學生對待武術的積極性,把武術推廣當作一項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大事來抓。
每年都有大量的體育專業(yè)畢業(yè)生加入到中小學體育教育的行列,其中也不乏有武術專業(yè)的畢業(yè)生,我們應當鼓勵高水平武術人才和有良好的武術教學理念的畢業(yè)生到基層工作。擴大對武術專業(yè)畢業(yè)生的錄用,定期對體育教師進行培訓并考核,以提高武術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
教師應對在校學生的興趣愛好有所了解,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創(chuàng)編一些簡單易學,具有攻防特點,競技娛樂相協(xié)調的武術教材。因為學生對武術的認識主要停留在防身自衛(wèi)的理念上,所以在武術教學內容中應由傳統(tǒng)的套路學習和基本素質練習逐漸向攻防等使用性質的武術教學所轉變,如女子防身術、軍體拳等。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在每學期固定的體育課程學時中,為防止武術教學學時與其他現代體育教學學時發(fā)生沖突,所以我們必須構建一套合理的武術教學模式,使同學既可以領略到現在體育的魅力所在,又可以滿足學生對武術的熱愛。以沒有武術練習基礎的學生來舉例說明:學??梢葬槍W生的具體要求選擇一套可行的武術種類,并安排出兩個月的體育學時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教學,教師可通過該套武術的攻、防動作分解教學,加深學生對該武術的理解程度。當學生完全掌握該套武術動作時,教師可要求學生在早操或間操時間采用單練或對練兩種方式強化學生的動作印象,這樣既可以避免了武術教學與現代體育教學發(fā)生嚴重的沖突,又使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對武術的學習加以鞏固,從而達到學生強身健體、防身自衛(wèi)、延存我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等多方面目的。
目前武術發(fā)展中,僅限于高水平運動隊之間存在武術比賽,而在中小學武術教學當中也應舉行武術比賽,并將其分成兩種:一種為學生而舉辦的以個人或團體的武術技能表演大賽和雙人對練表演比賽,另一種為教師舉辦武術教學大賽。兩種比賽可同時調動教師和學生雙方的積極性。
此外,將武術作為一項升學考試的加分項目或必考項目,以促進武術在中小學當中的發(fā)展。
武術,作為一種文化遺產而存在,世代相傳,蘊含著我國五千年來的文化思想。數千年的歷史證明,武術在中小學生中的發(fā)展不僅起到壯內強外,全面促進人體生理、心理同步發(fā)展的體育運動教育效果,更具備一種獨特的思想教育優(yōu)勢。它所追求的是一種厚德載物、謙恭完美的精神品質。面對現如今的時代發(fā)展,中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影響,我國中小學生正在不斷地受著西方文化的同化,這種現象正在愈演愈烈。如果長期任其演變的化,我國將失去自己的文化傳承,而一味的崇洋媚外。而武術對我們培養(yǎng)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民風、民俗,弘揚民族正氣,感悟東方文化,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加強民族團結,提高民族凝聚力,乃至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今后的發(fā)展中,武術教學必將成為中小學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王建軍,李艷譚,成鋼.中小學武術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2]周玉芳,孟少華,申國卿,蘇新勇,席餅嗣.對中國武術運動普及與推廣的思考.
[3]李成銀,劉篷翔.山東省城鎮(zhèn)中小學武術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對策研究.
[4]李科,李淑蕙.重慶市中學武術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