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麗華
(山東省膠南市實驗中學)
淺談影響英語寫作的主要因素及對策
◆孟麗華
(山東省膠南市實驗中學)
英國語言學家Wilkins就詞匯的重要性有過精辟論斷:“沒有語法,很多東西難以表達;而沒有詞匯,什么東西也表達不了。”由此可見,詞匯是影響學生英語寫作一個最基本的因素。
對策:積累和運用詞匯。除了日常的詞匯學習,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大量閱讀接觸各種詞匯和詞語,儲備詞匯量。Melka提出,詞匯有兩種:積極詞匯和消極詞匯。前者是學生經常用到的,后者指學過的但是幾乎不用的。學生在詞匯學習的過程中,應經常在不同的語境中運用已學詞匯,以鞏固和提高自己的積極詞匯。
聶龍在《進一步加強詞匯教學》中說過:“學詞匯不僅僅學它的發(fā)音、拼寫、意義,更重要的是學它如何在句中、段落中,以至于語篇中結合語境因素運用,”學生的積極詞匯量越大,可寫的內容就越多,文本質量也越高。豐富多彩的詞匯還會避免用詞單一、重復現象,從而給作文增添色彩。例如:
Dr.Bell advised my father to write to Mr.Anagnos,director of the Perkins Institution in Boston,the scene of Dr.Howe's great labours for the blind,and asked him if he had a teacher competent to begin my education.This my father did at once,and in a few weeks there came a kind letter from Mr.Anagnos with the comforting assurance that a teacher had been found.
文章中用了director,institution,competent,assurance等表示教授,學校,職位等詞和詞組,用詞的多樣化不僅避免了單調和重復,而且使文章生動。同樣,不同的用詞,不僅可以用于描寫不同的事物,對于相同的對象,不同詞匯表達也可以達到給文章增色的效果。例如:
He understood my signs,and I knew it and loved him at once.But I did not dream that that interview would be the door through which I should pass from darkness into light,from isolation to friendship,companionship,knowledge,love.
這段描寫用了the door,pass through等名詞和短語,不同的詞的使用使前后句子銜接緊密,讀起來流暢自然。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適當進行近義詞比較,分析詞語搭配,使學生能清楚一些易混淆的詞匯并能正確運用。
1.文化背景不同,思維方式也不同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強調群體依存,常常喜歡用集體名詞“我們”代替“我”,以“我們認為”來表示“我認為”。而歐美人思維方式則強調個人,以“我”為中心??梢?,語言不同,思維方式也不同。
講英語國家的人的思維方式是直線式的,他們在遣詞造句、謀篇布局上遵循著從一般(general)到具體(specific),從整體(whole)到個體(respective),從抽象(abstract)到具體(concret)等原則。如下例:
She was dancing.(1)My crippled grandmother was dancing.(2)I stood in the living room doorway absolutely stunned.(3)I glanced at the kitchen table and sure enough-right under a small,framed drawing on the wall-was a freshly baked peach pie.
上面短文中,主題句(topic sentence)也是文章的中心是第一句,(1) (2)(3)句是用來補充說明主題句的,我們稱之為輔助句(supporting sentences)。在漢語中,我們習慣于先分后總,先說原因后說結果,該句用漢語表達就是:我站在客廳門口,驚奇地發(fā)現——身體有殘疾的祖母竟然在跳舞……
2.寫作句法不同
英語結構緊湊,句子中如果少了連接詞,如or,but,if,because,when,although,in order that所表達的意思就支離破碎了。而漢語句子有時即使不用連接詞就可以把概念或關系表達清楚。如As they are expected to be hungry after their long journey,food is laid out for them.這句英文中如果沒有關系代詞as來引導原因狀語從句,則不能表達出因果關系。而在漢語句子中,沒有使用連詞,意義仍清楚。
3.句子結構不同
英語中常出現“多枝共干”式的長句、復合句,而漢語則常用短句、簡單句。如:
In towns that are near the sea,the tiny lanterns which had been hung in the streets the night before,are placed into the water when the festival is over.
這是個英語復合句,其重心是:the lanterns are placed into water.整個句子簡單明了,結構緊湊,而漢語則需要分成幾個短句來表達。英語句子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被動句多,漢語習慣于人稱化的表達,所以漢語中主動句多。
對策:了解西方文化背景,掌握詞語的文化伴隨意義、正確地選詞、習慣用英語去思維,是改變漢式英語、提高英語寫作能力的第一步。英文寫作選詞用詞一定要慎重,要注意詞的內涵和外延,以期貼切地表達思想。只有充分了解英漢表達的各種差異,才能在用英語寫作時做到真實、準確地表達我們的思想和目的。
如何培養(yǎng)英語思維能力呢?首先應該改變學生初學英語時那種將碰到的所有英語都先翻譯成漢語的習慣。其次,語感的培養(yǎng)。只要你對英語足夠熟悉,“語感”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要熟悉一門語言,無非通過多讀、多寫、多聽來實現。因此,要克服母語對英語寫作的干擾,就必須進行一系列中英文思維轉換訓練。例如,在理論上分清英語和漢語段落、篇章結構的不同特征及規(guī)律;從單詞涵義入手,對相近詞進行詞義辨析;創(chuàng)設語境,要求學生在語境中準確用詞;通過各種訓練,比較英漢篇章組織、思維方式以及表達方式上的差異,等等。
1.閱讀有助于詞匯積累,而詞匯量的大小會影響寫作水平。它們互為基礎,互相促進。
2.閱讀可以提高學生對英語語言的背景知識和寫作的邏輯性的掌握。學生閱讀時,會把一些以詞匯和句子為形式的信息融人到背景知識當中,會意識到不同體裁的不同寫作風格,體驗作者的寫作意圖、目的和價值觀。
3.閱讀對于不同體裁的寫作起很大的促進作用。學生一旦建立了文體風格的意識,可以對書面語言的特征有更深刻的了解,更可以借鑒閱讀文章中的某些優(yōu)美詞句去表達自己的寫作目的和取向。
對策:
強化閱讀。第一,英語閱讀可以使學生加深對已學單詞的理解記憶及熟練運用;可以積累一些英語格言、習慣用語、固定句型,為英語寫作構建一個更大的英語語料庫。第二,閱讀可以使學生通過分析材料在體裁、結構、內容、語言上的特點,養(yǎng)成一定的英語語感,在寫作中有效遏制中式英語現象。第三,通過閱讀,把握文章的整體框架,領會文章的表現手法和謀篇布局特點,掌握英語寫作的內在規(guī)律,為將來的英語寫作準備必要的技能。
閱讀后的寫作活動。
綜上所述,影響英語寫作的三個主要因素——詞匯、中英文化差異和閱讀中,對英語寫作能力產生直接影響的是詞匯。因此,學生的詞匯積累至關重要。對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宜采取不同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通過多閱讀,多交流,多對比,讓學生充分意識到文化差異,最大限度上克服母語干擾,切身體會到語言的魅力,在英語寫作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1]朱文艷.淺談如何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J].科技促進發(fā)展,2008,(11).
[2]Melka,F..Receptive vs.productive aspects of vocabulary[A]. In Schmitt, N.&M.McCarthy(eds.)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C].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84-10.
[3]馬廣惠,文秋芳.大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影響因素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4):34-39.
[4]袁立軍.魔法英語寫作技巧.鄭州大學出版社,2004,6.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6]聶龍.進一步加強詞匯教學[J].外語界,2001,(3):111-112.
[7]吳旭東,陳曉慶.中國英語學生課堂環(huán)境下詞匯能力的發(fā)展[J].現代外語,2000,(4):34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