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劉瑋鴻
天山腳下的頂崗實習生
□ 本刊記者 劉瑋鴻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的頂崗實習大學生們在工作。
在浩瀚的邊陲,連綿幾千里的天山山脈橫貫新疆中部,分隔了準噶爾、塔里木兩大盆地。在天山腳下一百公里開外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昌吉州東部, S303奇木高速公路正在緊張施工。該高速公路的建設工程僅有71公里,卻是新疆兩個重要產(chǎn)煤區(qū)——準東煤田和大黃山礦區(qū)的能源通道連接線。
在施工技術人員隊伍中,一群年輕的面龐顯得格外醒目。2011年4月初,39名陜鐵職院的大二學生們與中鐵二十一局一公司簽訂就業(yè)協(xié)議,歷經(jīng)40多小時的長途跋涉,來到S303奇木高速公路施工現(xiàn)場進行頂崗實習。
2012年6月底,39名學生即將畢業(yè)。遺憾的是,由于工程緊迫,學生們無法回到母校參加畢業(yè)典禮,但在火熱的工地現(xiàn)場,他們選擇用踏實的工作來紀念自己行將結(jié)束的大學旅程。
就在39名陜鐵學院學生進入艱苦邊疆實習一年之際,我們采訪了他們中的三名代表,他們的故事也許會讓我們更加清晰地看到90后大學生的另一面。
90后的陳家賓主要負責沖擊碾壓試驗段的任務——通過沖擊碾壓對原地面進行處理,使原地面的壓實度達到93﹪以上,并使原地面以下80cm處的壓實度達到相應標準。試驗段沒有結(jié)果就意味著全線的特殊路基施工不能正式進行。陳家賓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負責的是開工最早的一段,也是迎檢最多的地段?!标惣屹e驕傲地向記者介紹,“在施工單位,現(xiàn)場管理和及時整理資料都是很重要的事情,既要做好第一手資料記錄又要管好現(xiàn)場是一門很深的學問?!?/p>
年輕的陳家賓有時為了控制某一道工序,午休時就只能在路基上啃個馕,累了就趴在路基上打個盹。
“雖然辛苦,但是我心里踏實?!标惣屹e一臉自豪,短短一句話抹去工作的一切艱辛。
一年的工作實踐,陳家賓經(jīng)歷了試驗、施工技術、物資管理、拌合站管理等多崗位的工作歷練,迅速成長為施工一線不可或缺的技術管理骨干,也是這群大學生中的佼佼者。不久前,他以一名實習生的身份,被中鐵二十一局一公司破格評選為2011年度先進生產(chǎn)者。
遠離學校來到新疆實習,面對荒無人煙的茫茫戈壁,李凱當時的心情陡然轉(zhuǎn)陰,原本的興奮好奇蕩然無存。面對這樣的工作環(huán)境,他有點心灰意冷。
“剛到工地的時候,我給媽媽打了個電話,本來想抱怨幾句,但話剛到嘴邊就咽下去了?!闭f到這,李凱略顯靦腆,“想想大家都是在這工作的,都是一樣的辛苦,我沒有理由抱怨。”
李凱負責復測工作,包括四等水準測量工作、導線測量、征地線放樣,也是要求在工程前期必須完成。他每天早出晚歸,連中午也不休息,一步一步走完了全線。完成復測任務后,李凱從一個白凈的小伙子變成了黑小子。
復測完成后,李凱被分到了三工區(qū)?!皠偟侥抢?,僅有三個簡陋的帳篷,一個帳篷里面總共住著十來個人,每天晚上都會聽見風呼呼地刮著,根本睡不著。”
“回憶那一個月,窗外呼呼的風聲讓人心驚膽戰(zhàn),感覺隨時要把帳篷掀起來,但我還是堅持下來了。這26個帳篷日里我收獲了很多、成長了許多,這一段經(jīng)歷給我留下了太深刻的回憶?!闭f到這里,李凱的眼睛涌現(xiàn)出淚花。
程曉寧被分到工程中心實驗室,接到這個通知,他高興極了。
“工作前期雖然都是在安置儀器,干的都是一些體力活,住的是帳篷、水電都沒有通?!逼D苦的環(huán)境絲毫沒有減退程曉寧的熱情,“我被分到了實驗室,這就更有效地發(fā)揮了我的專業(yè)特長,對于一個剛畢業(yè)的學生來講這是非常重要的?!?/p>
起初,由于試驗室人員不足,再加上水電都沒有通,為了完成工作任務,他跟著師傅每天在總監(jiān)辦做擊實試驗。由于經(jīng)驗不足,試驗做了多次都失敗了,但他不停地去嘗試,不斷地去發(fā)現(xiàn)問題、改正問題。白天去總監(jiān)辦做試驗,晚上回來點上蠟燭處理試驗數(shù)據(jù)的日子持續(xù)了很久。
如今,幾經(jīng)歷練的程曉寧已經(jīng)成為項目部化學分析室的組長,主要負責易溶鹽試驗、有機質(zhì)試驗和水質(zhì)分析試驗等。
“雖然每天的工作很忙、很累,但感到很充實、很愉快,因為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程曉寧告訴記者。
□ 編輯 張子琦 □ 美編 王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