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蕓
中國人在貼門聯(lián)時,習慣貼上“福祿壽”,號稱三星高照。可是,實際情況卻是有“祿”未必會有“壽”。
2011年7月,《每日經(jīng)濟新聞》刊發(fā)了一期報道,標題為“19個月19名老總離世”,激起了無數(shù)局外人的唏噓感嘆,也驚出了不少兔死狐悲者的冷汗,尤其是那些深知自身健康狀況不佳的企業(yè)高管。即便是自詡精力充沛、身體健壯者,也不敢掉以輕心,因為在這張高管名單中,不乏去世前無異樣而死神卻突然而至者。難怪巨人網(wǎng)絡董事長兼CEO史玉柱會在這個風聲鶴唳的7月會發(fā)微博稱“從此每活一天就凈賺24小時,為此將珍惜每一天,充實每一天,快樂每一天”。
事實上,去世的高管不止這19個人,也不止發(fā)生在這19個月里。王均瑤、陳逸飛等人的猝然離世還不算太遠,想必很多人都還記得,這些年來常有企業(yè)高管去世的新聞見諸報端,高管突然去世的事件實在是“前有先例,后有來者”。
高管的死亡,對其個人、家庭來說是一個的悲劇,對企業(yè)來說則意味著變動甚至長久的動蕩,牽系著企業(yè)的命運和股民的利益,比如,在興民鋼圈董事長王嘉民去世當天,興民鋼圈的成交量比前一天增加了約六成;又比如,萬昌科技董事長高慶昌跳樓后的一周內(nèi),公司的股價從事發(fā)前上一交易日的23.54元一度跌到17.16元,短期跌幅超過20%。
那么,究竟是誰在透支這些企業(yè)精英們的健康呢?答案恰恰是他們正在踐行的生活方式,不管這種生活方式是他們主動選擇的還是被動接受的。
1.超負荷工作
來自國際權威調(diào)研機構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s(簡稱IriS)的《工作生活平衡》顯示,35歲以上的中國高層經(jīng)理人對于“工作小時數(shù)”的不滿意率高達37%,高于29%的世界綜合平均不滿意率。
長期工作時間延長會帶來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像頸椎病、腰椎病、食欲不振、心功能減弱、痔瘡、便秘、肥胖等均與工作時間過長有關。
2.精神壓力大
《經(jīng)理人》雜志進行的一次針對企業(yè)高層經(jīng)理人的調(diào)查顯示,在這一群體中,明確表示“感覺壓力比較大”的受訪者高達73.75%,其中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女性、已婚者所占比例高于未婚者。
3.睡眠不足
導致企業(yè)高管睡眠不足的原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超長的工作時間、頻繁的出差和應酬吞噬了他們的休息時間,造成睡眠時間過短;二是由于精神壓力大、生活規(guī)律性比較差,造成失眠等狀況,影響了睡眠質(zhì)量,又進一步加劇了睡眠不足。
據(jù)《中國企業(yè)家》雜志針對中國企業(yè)家階層“工作、健康及快樂調(diào)查”的結果顯示:有高達90.6%的企業(yè)家處于不同程度的“過勞”狀態(tài)。作為一名企業(yè)家,平均一周要工作6天,每天的工作時間將近11個小時,而睡眠時間僅為6.5個小時。
4.糟糕的飲食習慣
熟悉中發(fā)電氣前任董事長南民的人就說,他經(jīng)常是一手拿著手機,一手抓起電話,旁邊放著盒飯。這是一種情況。讓高管們坐在餐桌前的另一種情形則常常是各種宴會、應酬。他們推杯換盞,嘴里吃著各種高油、高鹽的山珍海味,心里揣著要談的生意,還要跟各色人等拉攏關系。回家吃飯對他們來說似乎是一種極大的奢侈,雖然他們也知道和家人一起吃飯可以感受親情的交流,可以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進食,且家常便飯往往比餐館的珍饈美味健康得多,卻身不由己。
5.缺乏鍛煉
與高管們超負荷的腦力勞動形成鮮明反差的是體力活動嚴重不足。因為時間寶貴,也因為“面子”問題,高管們出行都是以車代步,加上無休止的商務會議、談判,他們幾乎個個是“空中飛人”,即使意識到了健身的重要性,也很難將規(guī)律性的體育鍛煉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