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父親》
類型:紀錄片
導演:李軍虎
打從2002年開始,陜西農(nóng)民韓培印的人生都匯聚在一個巴掌大的筆記本上。他在上面寫下顏色不一、密密麻麻的字:有時候回憶自己的父親,“為了我們六七個兒女費盡千辛萬苦”;有時候又文縐縐地給自己租住的小屋編一副對聯(lián),“智慧能開多彩花,勞動能結幸福果”。
更多的時候,他的文字是寫給自己的兒子韓勝利的。九年前,當勝利考上西安的大學,成為全村第一個大學生的時候,這個瘦弱、文靜的兒子,簡直成了他最大的驕傲。
他堅信兒子用不了多久就會“出人頭地”,因此,為了幫兒子湊出大學需要的學費和生活費,他賣掉了家里值錢的東西,又和兒子一起來到西安,在49歲那年,變成了一名農(nóng)民工。
一個偶然的機會,導演李軍虎遇到了這位典型的“中國式父親”,并把他的故事拍成了一部時長47分鐘的紀錄片。有人評價說,這部名叫《父親》的紀錄片“像片中所拍的韓培印一樣樸實、誠懇”。在2009年的第二屆香港華語紀錄片節(jié)上,它獲得了最佳短片大獎。
可現(xiàn)實里的父親卻沒有同樣的好運。當兒子大學畢業(yè),作為父親似乎終于可以停止奮斗坐下享受的時候,他卻吃驚地發(fā)現(xiàn),大學畢業(yè)的兒子每月的工資根本沒辦法還掉之前欠下的債——兒子的收入甚至還比不上當農(nóng)民工的老韓自己。
“我現(xiàn)在覺得上大學也沒什么用,是不是?”韓培印說。曾經(jīng)籠罩在他面頰上那種驕傲的神色不見了,這位58歲的農(nóng)民盯著屋頂?shù)膲牵欀碱^,很久沒說一句話。
“在2013年前后,那時候,我們大家都有錢,我們要到北京去好好玩幾天,一定要好好玩幾天……”當韓培印憧憬著未來的時候,勝利卻疲憊并且絕望地對著鏡頭吐露出他暫時無法直接向父親交待的話語:“接受不了他也得接受啊,他也必須面對現(xiàn)實啊,現(xiàn)實就是這樣?!?/p>
身處繁華夢境以為觸手可及卻置身世外,當你一直堅信的信念在某個當口忽然失靈,你忽然發(fā)現(xiàn)原來事情其實不是這樣,你會選擇怎樣的態(tài)度?
父親韓培印接受了這不可接受的現(xiàn)實!我們應該向這個勇敢的父親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