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生于杭州,誕辰108歲,按說應(yīng)該回避。但是,美女從其成為美女起,也無奈注定了要被男人們以各種各樣方式消費的。在我自己感覺中,走進文學圈的一個極重要內(nèi)容好像就需要感知林徽因——先是想像她的美麗——那樣被前輩有質(zhì)地的男人們仰慕、簇擁著的女人會是什么樣子?她就像端莊地穿著一身白衣長久地坐在黑暗中,黑白那樣強烈地對比著。等讀到肖乾先生回憶見她前的激動、窘促,想像她與三個或者更多男人之間的關(guān)系,她又變成身處一個社交的中心,身后有那樣刺目的陽光耀著,不是那樣靜卻是那樣的動,男人們好像都匍匐在她的美麗里。再接著才是讀到她的詩與她的文字。應(yīng)該說,她文學上的才華是被男人們放大了的,這也不足怪——在文人眼中,女人的美麗如果沒有才華做縱深,只是飄在空中的云霞,所以美女必須是才女。林徽因的文字給我以感染的,倒是她那些真摯著的情感——最感動我的還是徐志摩死后半月及去世四周年的那兩篇回憶,她說志摩“孩子似的癡與純凈的天真”,說“他愉快起來快樂的翅膀可以碰到天,憂傷起來悲戚是深得沒有底”。她說,“這以后許多思念你的日子,怕要全是昏暗的苦楚”。
徐志摩活著時候,她“人艷如花”,他“長袍白面、郊寒島瘦”。她的描述是:“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輕彈著,在這深夜,稠密的悲思?!彼粝伦蠲利惖脑娛顷P(guān)于離愁的:“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藍的天上托著密密的星。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兩人各認取個生活的模樣。到如今我的船仍然在海面飄,細弱的桅桿常在風濤里搖。到如今太陽只在我背后徘徊,層層陰影留守在我周圍。到如今我還記著那一晚的天,星光、眼淚、白茫茫的江邊。到如今我還想念你岸上的耕種:紅花兒黃花兒朵朵的生動。”還有:“我情愿化成一片落葉,讓風吹雨打到處飄零。”“在黃昏,夜半,躡著腳走,全是空虛,再莫有溫柔。忘掉曾有這世界,有你,哀悼誰又曾有過愛戀。落花似的落盡,忘了去,這些個淚點里的情緒。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比一閃光,一息風更少痕跡,你也要忘掉了我,曾經(jīng)在這世界里活過?!边@兩首詩都發(fā)表于1931年,我猜測作于《新月》創(chuàng)刊前后。1928年3月《新月》創(chuàng)刊,她也在這一年與梁思成結(jié)婚,1929年她25歲生了女兒梁再冰。那時,徐志摩回應(yīng)的是:“我等候你,我望著戶外的昏黃,如同望著將來,我的心震盲了我的聽。你怎還不來?希望,在每一秒鐘上允許開花。我守候著你的步履,你的笑語你的臉,你的柔軟的發(fā)絲,守候著你的一切。希望在每一秒鐘上,枯死——你在哪里?”一種很清晰的絕望。
我相信所有偉大的情感都是在階梯般彼此錯失后再相遇,沒有錯落也就不能孕育為偉大。我相信林徽因如果再有一次選擇的機會,大約也不可能再選擇徐志摩——美麗的詩畢竟不能成為癡迷著的日常生活。女人們都喜歡著徐志摩的浪漫,又擔憂著他的輕狂。哪個女人會真正喜歡熱衷于找雨后的虹、墻上向晚的艷陽、剛剛?cè)肭锏奶偬}而輕飄飄來輕飄飄去的男人呢?林徽因選擇梁思成也選擇了建筑而沒有選擇詩,她在選擇時不一定認清了那美麗感情的真正價值,但我相信她清醒地認識到了梁思成更值得被信托。在我見過林徽因的照片中,最美麗的是她16歲與父親到歐洲時那種透明的清秀,最感人的則是她大約在26歲時凝視著女兒的那個母性的側(cè)影。在這張照片中,美麗的光使她光潔的臉上的線條變成那樣柔和,那是一種安寧所賦予的幸福感,它與感情在兩個層面上,我相信徐志摩不能賦予她這些。他的感情實在在現(xiàn)實之外,只能在另一種咀嚼中才能被慢慢體會,氤氳成溫存她慰藉她也感傷她的另一個世界。一個在現(xiàn)實之上一個在精神之內(nèi),一個在舞臺之上一個在舞臺之下,他們彼此交錯著凝視,偉大就產(chǎn)生于他們自己的彼此凝視之中。
林徽因容貌的美麗其實只在1930年她26歲得肺結(jié)核之前。1920年她隨父親林長民到歐洲與徐志摩相遇時是清純的16歲,這美麗只有十年。之后的二十多年,她其實只是一個面容越來越清癯、削瘦的病人,她其后的美麗只在人們的回味之中。我覺得林徽因的美麗恰恰在它是被凝固了的。她在1935年還發(fā)表過一首感人的《吊瑋德》的詩:“是不是那樣,你覺到乏了,有點兒不耐煩,并不為別的緣故,你就走了,向著那一條路?瑋德你真是聰明,早早地讓花開過了,那頂鮮妍的幾朵,就選個這樣春天的清晨,揮一揮袖,對著曉天的煙霞,走去,輕輕的,輕輕的,背向著我們。春風似的不再停住,春風似的吹過,你卻留下永遠的那么一顆少年人的信心,少年的微笑和悅地灑落在別人的新枝上?!彼玫摹拜p輕的”、“輕輕的”、“揮袖”,顯然是徐志摩的“康橋”。在我印象中,她被凝固在1931年。1930年她開始患肺結(jié)核,從沈陽回到北京,療養(yǎng)在香山雙清別墅,香山遂成為徐志摩經(jīng)常探望之地。1931年4月,梁思成正式受朱啟鈐之聘回京擔任“中國營造學社”研究員、法式部主任,該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飛機失事罹難。在那以后,從28歲開始,是另一個林徽因,她一直活到1955年,51歲。
(朱向志摘自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有關(guān)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