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問問
每次吃火鍋到最后一刻都有疲軟的感覺。
然而在天冷的晚上,沒有什么食物能替代火鍋的美妙。春、夏、秋三個季節(jié)里無論吃什么都不曾有冬日里要去吃火鍋的那種渴望。我猜大概是冬天的胃太容易寂寞,如果沒有很多人圍聚在一起吃飯,那就讓很多食物堆在一只鍋里其樂融融。
走去火鍋店路上的那種心情,簡直就像——愛情要來了。
我以前愛吃辣鍋,現(xiàn)在為了體會食物浸泡在高湯中本身的鮮美味道,我放棄了辣鍋,最多在調(diào)味料里滴點辣油。慢慢明白了一件事情,太暴烈的味道很快就會毀掉胃和食物相遇時的激情。為了讓它們多愛一會,我寧可選擇白底高湯鍋。
白底湯并不是真的一清二白湯。紅棗、枸杞、不名貴的中藥材,煮出來一點藥味的湯是最好的。香菇、番茄、豆芽是鍋底必備之物,不一定要吃,增色增味,看著歡慶。
對于鍋里應該投放什么食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所屬。我屬于那種接地氣的脾性,就專門喜歡接地氣的食物。土豆,地瓜,山藥,各類豆制品,淀粉類。葷的,肥牛就好。血淋淋的東西就算了。那種二話不說就往鍋里投擲魚頭、鱔魚、豬腦子的人,都是重口味,一般也善辣,那點鴛鴦鍋就好,或者手拉手去吃個迷你小火鍋也很和諧。
一鍋一世界,這一頭湯白氣和,那一頭血雨腥風。沒什么大不了,既然世界上有鴛鴦鍋,我就可以和你做朋友。
和戀愛一樣,吃火鍋也是個味覺下滑的過程。
胃被各種食物塞滿的過程中,漸漸疲倦。初始的歡愉已經(jīng)淡去,中途也走過一段相濡以沫,最后剩下的是強顏歡笑。
吃到最后的火鍋是很難看的。各種食物殘留飄在渾濁的湯體上。菜葉不再新鮮,肉類面目全非。糊成一鍋,宛如豬食,我簡直不敢相信面前這個東西竟然是一個小時前讓我百轉千回的思念。更讓人不敢信的是——它是被我親自糟蹋成這般模樣。
太慘烈了。
這種心情往往剛一發(fā)生,服務生就會端著水壺來加水。
半壺水一倒,剛剛還汩汩沸騰的火鍋,立刻連鍋帶菜變得沉默而呆。虧好我在和老相識的吃飯,如果和一個半生不熟的人吃飯,飯桌氣氛立刻就垮了。
我走過一對男女身邊,他們堅持不往鍋里加水,就著一鍋即將燒干見底的食物殘渣,邊吃邊聊。雖然勉強維持著飯桌氣氛,卻讓沒什么可以煮的火鍋顯得很可憐。
總之,以火鍋收尾的夜晚,心里都在想:再也不要吃什么火鍋了。
這個念頭一覺起來就消失了。因為胃對火鍋的愛情,永遠是一波又一波的潮起潮落。
(劉新勇摘自《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