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成
作文教學人稱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歷來受到語文教師和學生的高度重視。在中考中,作文的分數(shù)都占三分之一還強,可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語文教師真正花在作文教學的時間、精力是不相稱的。這與作文教學過程“走過場”以及“不到位”是有關(guān)系的。就當前的中學生來說,我以為作文的主要問題是:第一,不想寫文章,視作文如嚼蠟,有的甚至畏作文如虎;第二,沒有東西可以寫,常常每次作文都是翻來覆去用哪些詞語,句子和例子;第三,不曉得怎樣寫,寫法總是老一套,呆板、沒有新意,平淡無奇;第四,作文沒有明顯的進步,長期徘徊在一個階段而得不到發(fā)展。根據(jù)著一些情況,我以為應該采取一些辦法來改變現(xiàn)狀。
一、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樂意寫
學生對寫作文不感興趣,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對生活缺乏認識。因此,首先要讓學生熱愛生活,對生活產(chǎn)生十分濃厚的興趣,并對生活表現(xiàn)強烈的愿望。一個語文教師的任務之一就是常要和學生一起研究如何發(fā)現(xiàn)生活美,如何表現(xiàn)生活美。并且還要有計劃、有步驟地誘發(fā)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和我們周圍的人的熱愛。比如我就利用春天帶學生去游覽我們蓬溪縣的小西湖;還有遂寧的靈泉寺,廣德寺等地方,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去體會。從而,得到美的陶冶和感染。并還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去讀表現(xiàn)美的那些詩文,楹聯(lián)和名人的題詞。教師然后再做適當?shù)狞c撥,多數(shù)學生就會產(chǎn)生不吐不快之感。當一個學生對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時,他怎么不想寫一寫呢?
其次,作為教師,我們要常常夸獎學生的作文,要盡力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中任何一個閃光點。有一些學生本身不是對作文沒有興趣,而是自己的成績、自己的進步常常得不到老師的肯定和中肯的指教,還有的學生往往會因為老師的一次不負責任的評語而心灰意冷。一個本來作文成績就差而又總想寫好的學生,當他的某次作文忽然得到老師得當眾表揚時,其欣喜之情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說,對稚嫩的幼苗,我們應是陽春的甘露,而不要成了三九的嚴霜。
再次,要提高學生的認識,使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將寫好作文變?yōu)閷W生的自覺行動。學生有了興趣作文,這是寶貴的,但是,只憑興趣又必然不是持久的。語文教師不能只是激發(fā)起學生積極作文的興趣就萬事大吉,而應該讓學生明白作文與語文水平、日常生活、自然科學以及社會科學的關(guān)系。學生只有在這種從有關(guān)興趣到自覺的基礎(chǔ)上,作文才能不斷進步。
二、積累作文素材,讓學生有所寫
不少學生并不是不想寫,而是“腹中空”,找不到寫的內(nèi)容,這的確是作文教學中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昂穹e薄發(fā)”這對學生不全適用。但要時刻注意積累寫作素材,卻是一個語文教師自始至終都必須注意的問題。那么怎樣才能積累好材料呢?
第一,要積累生活和情感。廣闊的社會生活是寫作的主要源泉,但是學生閱歷淺,孤陋寡聞。這也本難怪,問題在教師應如何指導他們積累自己的見聞,錘煉自己的情感。這可以分兩步走,第一步:寫紀實,觀察和研討日記,積累生活。讓學生的筆觸涉及自己力所能及的各個生活角落,將自己在操場、教室、寢室、食堂以及回家的路上所見的一切,真實的而又有選擇的記錄下來;第二步:寫議論性的日記,積累感情。我們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寫文章不只是文字功夫,更重要的是與作者的情感交流。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以其高尚的精神境界感動人的。寫議論日記時,不管是一事一議,一課一議,還是綜合性的議論,要求學生議論時不僅要言之成理,而且還要注意提煉自己的喜怒哀樂感情,爭取能寫出感人的文章來。
第二,我們教師要利用各種手冊來積累書本知識。這種做法不僅能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而且其積累材料之廣往往出乎我們的預料。學生凡是按要求這樣做了,寫起文章來就會言之有物。
三、教師給辦法,讓學生按“格”寫文章
教師應該用“先死后活”的辦法,先給學生定“格”然后再讓學生自行破格。比如總結(jié)一般記敘文最常見的幾種形式(即“格”),讓學生個個都掌握;總結(jié)出說明文的幾種常見的幾種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議論文的常見結(jié)構(gòu)(即“搭架子”)方法,通過訓練讓學生逐步掌握。這一工作只要我們認真做并不難實現(xiàn)的,關(guān)鍵在我們教師的精心設(shè)計。只要學生心中有了“格”后,一般都能寫出文章來。
四、褒先進,以競促寫
一個人認真寫成的文章,自己往往認為是好的。怎樣檢驗呢?我認為,學生的作文只靠老師的評語還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還必須經(jīng)常評比。要注意賞析不同層次學生的文章,語段和句子,每次表揚面不得少于四分之一的學生,特別要注意表揚作文成績差的學生的“新的閃光點”和“增長點”。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他們作文的積極性,還要對個別的問題,教師要做個別的指導,不能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點名批評作文寫得不好的學生的作文。眉批和尾批要多用鼓勵性的話,要讓學生真正明白自己作文的長處和不足,從而達到相互模仿,相互促進的目的。還可以利用作文課和課余的時間搞一些活動,如各種文體的作文競賽,進行演講比賽等等來提高學生作文水平。
總之,我以為作文改革,就是要讓學生積極思考,樂于寫,并還要有材料可寫。逐漸按規(guī)律來寫。
(作者單位:四川遂寧蓬溪縣大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