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慧 張保仁 李媛媛
摘 要 實踐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濰坊學院生物工程學院加強教學實踐基地建設,強化“產學研”結合實踐,豐富實踐教學內容,促進以產帶學,以研促教,積極探索和構建了“學研產”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基地模式。
關鍵詞 三位一體 實踐教學基地 創(chuàng)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Practice and Study on "Research, Practice and
Production" Practice Teaching Base Model
CAO Hui, ZHANG Baoren, LI Yuanyuan
(School of Biological Engineering, Weifang University, Weifang, Shandong 261061)
Abstract Practical teaching is the major means to cultivate the technical application skills and creative abilitie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research practice and production, to enrich the content ofpractical teaching, to drive study with production, to promote teaching with research,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ut on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and we have explored and established productive teaching base model with teaching research practice and production integrated.
Key words multiplex functions; practice teaching base; creative ability
實踐教學是教學型高等院校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促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突出實踐教學的主導地位,并探索建立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是當前教學型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務。教學型高等院校除了要加大實踐教學在教學計劃中所占的比重外,更重要的是要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基地模式,并始終把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放在首要地位。通過幾年的實踐和探索,我們創(chuàng)建了集“教學、科研、生產”三大功能為一體的實踐教學基地,使學生在大學4年里不間斷地了解所從事專業(yè)的社會實際,將所學知識與社會實際相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走出了一條較為成功的特色之路。
1 以教學為核心,“學研產”結合,打破了傳統(tǒng)的封閉式教學模式
在多年立足為當?shù)貐^(qū)域性經濟建設服務的科研工作基礎上,我們先后參加了壽光、煙臺國際果品蔬菜博覽會,制作電視專題片,印刷宣傳材料等多渠道擴大宣傳力度,以謀求與產業(yè)聯(lián)合,走“學研產”之路。為了完善和擴大實驗室規(guī)模和條件,主動上門和幾家企業(yè)聯(lián)系,首先進行了“以物易物”的合作方式,我們?yōu)槠髽I(yè)提供1萬株葡萄脫毒苗,企業(yè)提供實驗室所需的儀器設備,共投資10萬元,完善了生物系植物組織培養(yǎng)實驗室,使該實驗室成為教學、科研和為企業(yè)基地提供脫毒快繁苗木的實驗中心。在實驗室初具規(guī)模的基礎上,在全系成立了每年由20名學生組成的“科研興趣小組”,參與科研、企業(yè)基地建設工作。目前,結合生產實際又開設了《無公害果樹栽培與管理》、《園藝產品商品學》、《果樹栽培學》、《園林苗圃學》等選修課,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與素質的提高,帶領學生在課堂上學,科研中學,實踐中學,帶領學生到果園現(xiàn)場修剪、嫁接果樹,使學生掌握了修剪、嫁接技術。把枯燥的課堂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形成師生雙向互動的教學活動,當學生看到親自脫毒培養(yǎng)長成的植株結出豐碩的果實,內心充滿了成就感,感受到了知識就是財富,知識對產業(yè)可產生巨大推動作用。
“學研產”三位一體,打破了以教師、教室、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格局,逐步步入了培養(yǎng)復合應用型人才的教育軌道。因此,課堂、現(xiàn)場實踐、科學研究相結合的開放式教學,使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得到提高,通過參與科研、基地生產的田間管理工作,不但豐富了知識、擴大了眼界、接觸到先進生產經營和管理技術,而且適應社會的能力增強。近年來,凡是參與了“學研產”開放式教學活動的學生,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從事實際工作的能力,縮短了與社會的“磨合期”。
2 基地建設為支點,“學研產”結合,教學實習基地初具規(guī)模
在與企業(yè)成功合作的基礎上,企業(yè)看到可喜的成績,主動為我們提供長期的教學、科研實習基地,并承擔學生、教師在基地進行教學、科研的有關費用。我們也為企業(yè)免費提供了從國內外引進的80多個名、優(yōu)、珍稀葡萄品種種質資源,企業(yè)提供20畝品種示范園,使企業(yè)成為濰坊地區(qū)最大的葡萄種質資源基地,我們的科研工作得以順利實施。
現(xiàn)在濰坊巾幗農業(yè)科技示范園、臨朐高標準櫻桃示范園等地,已成為我系教學科研實習基地。濰坊巾幗農業(yè)科技示范園基地占地500余畝,其中400畝葡萄生產區(qū)全部實行綠色無公害栽培管理,品種示范區(qū)20畝已有來自國內外的80多個名優(yōu)珍稀葡萄品種已扎根繁殖,通過品種適宜的區(qū)域化研究,已篩選出適合濰坊地區(qū)栽培種植的早、中、晚熟葡萄新品種,并示范推廣3000余畝;已建立了1個年產50萬株的葡萄良種脫毒苗木繁育基地。2010年9月由山東?。ㄏ罗D第37頁)(上接第11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組織專家組對該教學、科研實習基地示范園進行了綜合驗收鑒定,該基地成為山東省唯一一家以種植葡萄為主的高科技標準化示范園。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教學實習基地示范園,科技含量高,是教學、科研、產業(yè)的相結合典型事例,苗木全部采用實驗室脫毒快繁苗木,全園進行無公害技術流程科學管理,其產品口感好、品質優(yōu)、無公害。從2005~2010年教學實習基地已承擔了課程實驗、課程設計、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畢業(yè)論文(設計)等教學實踐活動,師生普遍反映這樣的實踐教學效果好收獲大。
3 “學研產”三位一體,激發(fā)了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科研水平
教學實習基地的建設,使教學、科研找到了恰當?shù)那腥朦c和支撐點。“學研產”結合,使教師課堂上抽象的說教變?yōu)槁?lián)系實際的講解,學生易于領會掌握;科研素質提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被動變?yōu)橹鲃?,使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大大激發(f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顯著提高。教師廣泛參與科研合作、教學基地、科研基地建設,一方面為生產基地解決了科研技術難題,使自己的知識服務于社會,增強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本領;另一方面,教師通過參與課題研究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納入教材,不斷更新和豐富了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學到更多的貼近生產實際的新知識和新技術,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反過來基地的發(fā)展又將對教學、科研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在“學研產”相結合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相繼出版了《經濟植物組織培養(yǎng)》(天津科技出版社)和《無公害果樹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兩部著作;在《中國農業(yè)科學》、《中國農學通報》、《生物學通報》等國家級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5篇。在“學研產”三位一體中,教師把研究成果融化到教學中,豐富了教學內容,編寫出版了課程特色教材。加強實踐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走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之路,不僅是教學、科研工作的延伸,更可為學生提供親自動手參與科研實踐和實習的機會。
幾年來,我們以教學、科研實習基地建設為切入點,把教學、科研、基地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探索了一條符合教學型高等院校“學研產”三位一體實踐教學模式的新路子。
項目資助:山東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09425)、濰坊學院重點教研項目(201001)和濰坊學院質量工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項目(200802)資助
參考文獻
[1] 廖明安,李煥秀,曾偉光等.加強基地建設,注重能力培養(yǎng).四川農業(yè)大學學報,2000.18:68-70.
[2] 任士福,高志奎,武占會.高素質廣適性創(chuàng)新性人才培養(yǎng)實踐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建與實踐.高等農業(yè)教育,2003.10:63-65.
[3] 劉長宏,張恒慶,王剛等.校外教學實踐基地建設的思考和實踐.實驗技術與管理,2006.11: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