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方杰
偏頭痛是神經內科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其特征為反復性發(fā)作的嚴重頭痛[1]。臨床癥狀除單側或雙側搏動性頭痛以外,還大多伴有惡心、嘔吐、畏光(聲)以及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等,特別是在精神受到刺激、季節(jié)更替、受涼、月經期前后極易發(fā)作,困擾人們的正常生活。2010~2011年我院采用尼莫地平聯合西比靈治療偏頭痛80例,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2011年前來我院就診的160例偏頭痛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5例,女115例,年齡21~68歲,平均年齡35.2歲,病程1~13年,平均病程5年。根據WTO疼痛程度分級:Ⅰ級45例;Ⅱ級70例;Ⅲ級45例。有偏頭痛家族史者38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8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疼痛分級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入選患者均符合HIS于1988年制定的偏頭痛診斷標準,且最短病程在半年以上,每月的發(fā)作次數不少于2次。排除因顱內占位性病變、頭面神經功能障礙、高血壓以其它全身疾病等引起的頭痛。
1.2 疼痛程度分級標準 (1)Ⅰ級:頭痛程度較輕微,不會對正常的生活、工作產生不利影響;(2)Ⅱ級:頭痛程度較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工作;(3)Ⅲ級:頭痛難以忍受,不能堅持正常工作和生活,必須臥床休息。
1.3 治療 治療前兩組患者均停用其他抗血小板聚集類藥物。對照組給予尼莫地平片30mg/次,3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西比靈膠囊5mg,每日晚上睡前服用。兩組均為四周一個療程。治療過程中詳細記錄頭痛的次數、強度、持續(xù)時間以及用藥后的不良反應。
1.4 療效判定標準 (1)控制:治療期間頭痛無發(fā)作;(2)顯效:頭痛次數明顯減少,強度明顯減輕,持續(xù)時間明顯縮短;(3)有效:頭痛發(fā)作減少50%以上,強度減輕,持續(xù)時間有所縮短;(4)無效:頭痛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處理,P<0.05表明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組80例中,控制39例,顯效30例,有效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86.3%;對照組80例中,控制23例,顯效28例,有效2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63.8%。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頭痛次數 治療前,治療組頭痛次數為(1.15±0.41)次,對照組頭痛次數為(1.16±0.46)次;治療后,治療組頭痛次數為(0.46±0.48)次,對照組頭痛次數為(1.07±0.47)次??梢?,治療后治療組的頭痛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3 頭痛持續(xù)時間 治療前,治療組頭痛持續(xù)時間為(6.78±2.4)min,對照組頭痛持續(xù)時間為(6.91±2.45)min;治療后,治療組頭痛持續(xù)時間為(1.32±1.13)min,對照組頭痛持續(xù)時間為(1.92±1.46)min。治療后治療組的頭痛持續(xù)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目前,學術界對偏頭痛的發(fā)病機制存在多種觀點,其中一個普遍認同的觀點是,偏頭痛與三叉神經的血管系統(tǒng)、中樞鎮(zhèn)痛系統(tǒng)發(fā)生功能性缺陷有密切聯系[2-3]。臨床上廣泛用于偏頭痛的藥物種類繁多,主要包括鈣離子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5-HT受體拮抗劑、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物等。西比靈屬于具有較高選擇性的長效鈣離子拮抗劑,是一種新型哌嗪衍生物。西比靈能夠在不影響細胞內鈣平衡的前提下,選擇性地對細胞缺氧時開放鈣通道產生阻滯作用,抑制或阻斷鈣離子內流;同時,阻斷了血管平滑肌的跨膜電位,降低血管的收縮性,達到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的目的[4]。西比靈還可以輕松透過血腦屏障,即使腦組織處于缺氧狀態(tài)下也能減輕皮質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快速恢復腦組織功能,防止長時間缺氧引起的缺血性改變。尼莫地平具有較強的溶脂性,可以快速通過血腦屏障,并對血管的神經細胞、神經膠質細胞比較敏感的鈣離子通道產生較強的選擇性阻滯作用,大大緩解了偏頭痛發(fā)作時腦血管痙攣的現象。在本次研究中,治療組采用了尼莫地平與西比靈聯合治療偏頭痛的方法,顯效率、頭痛發(fā)作次數和頭痛持續(xù)時間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無不良反應報告。因此,尼莫地平聯合西比靈治療偏頭痛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少,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粟秀初,吳保仁,黃遠桂.新編神經病學[M].西安:第四軍醫(yī)大學出版社,2002:15.
[2]杜艷芬,王紀佐.偏頭痛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02,10(3):314-317.
[3]劉文堅,陳清順.氟桂利嗪與尼莫地平預防偏頭痛的療效對比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2,18(4):138-139.
[4]陳禧.鹽酸氟桂利嗪的藥理及臨床應用[J].中國臨床醫(yī)藥研究雜志,2005,3(5):929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