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zhàn)”這一故事發(fā)生在春秋時期,齊國發(fā)生內(nèi)亂。齊國大夫管仲擁戴公子糾出奔魯國避難,鮑叔牙則和公子小白到莒國避難。周莊王十一年(公元前686年),齊襄公到外地狩獵時被暗殺,立公孫無知為國君,沒多久公孫無知又被殺。在魯國避難的公子糾得到消息,最終在魯莊公的支持
下由魯國出兵護送公子糾返國。在莒國避難的公子小白也得到消息,在鮑叔牙和莒兵護送下急忙
返國,爭奪政權(quán)。公子小白在鮑叔牙的幫助下做了侯位,即齊桓公。齊桓公迫使魯國殺掉公子糾,齊魯矛盾出現(xiàn)。
齊桓公因為魯國幫助公子糾跟自己爭奪齊侯之位,懷恨在心,在齊桓公即位第二年,即公元前684年,率軍攻打魯國,進行報復(fù)。這就是《曹劌論戰(zhàn)》所記載的齊魯長勺之戰(zhàn)爆發(fā)的直接原因。最終齊魯兩國在長勺打了一仗,就是本文第二段記
敘的內(nèi)容。最終魯莊公起用了名不見經(jīng)傳的軍事奇才——曹劌。
曹劌是本文的主人公,是作者著力塑造的正面人物形象。
他是一位堅貞的愛國者。齊國大軍來侵,魯
國危在旦夕。在國家危難之際,曹劌挺身而出?!捌埨麌疑酪裕M因禍福避趨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曹劌面對鄉(xiāng)鄰的善意相勸,毅然主動進入朝廷面見魯莊公,陳述要害,并請求同赴戰(zhàn)場一起抗敵。愛國的忠心明月可鑒。
他是一位民本政治家。曹劌具有民本思想,“民貴君輕”。他懂得決定戰(zhàn)爭勝利的關(guān)鍵在于是否得到廣大百姓的支持。“人民戰(zhàn)爭”的思想在他身上得到明顯的體現(xiàn)。他抓住了戰(zhàn)爭勝負的關(guān)鍵因素?!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薄爸抑畬僖玻梢砸粦?zhàn)”,得民心者得天下。這是一個民本政治家的核心思想。
他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曹劌滿腹韜略,并
在軍事實踐中能夠熟練運用。他深知軍隊有高昂
的士氣是作戰(zhàn)取勝的關(guān)鍵因素之一。在戰(zhàn)爭開始之時,他制止魯莊公的急躁冒進擊鼓進攻?!肮珜⒐闹?。劌曰:‘未可?!钡鹊烬R軍三鼓之后,士氣衰竭,而魯軍士氣旺盛之時,便把握這個“彼竭我盈”的有利時機,“齊人三鼓。劌曰:‘可矣?!R師敗績?!弊罱K一鼓作氣,擊敗強大的齊軍,取得了以弱勝強的偉大勝利。曹劌作為這次戰(zhàn)役的實際指揮者,功不可沒。同時,曹劌處事謹(jǐn)慎小心,善于觀察,靈活應(yīng)對復(fù)雜的戰(zhàn)斗局勢。齊軍潰敗之時,他并不急于驅(qū)車追趕,而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確定齊軍是真正的潰敗,才“遂逐齊師”,最終取得這次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
長勺之戰(zhàn)以后,魯莊公任曹劌擔(dān)任魯國的將軍,曹劌深得魯莊公的信任。后來與齊國交戰(zhàn),魯
國接連三次都大敗。魯莊公畏懼齊國,于是獻城池土地以求和。之后,齊桓公和魯莊公在柯會盟。曹劌借機用匕首劫持齊桓公,沒有人敢輕舉妄動。曹劌大義凜然,警告齊桓公,說:“齊強魯弱,而大國侵魯亦甚矣。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齊桓公在此情勢之下,只得承諾歸還先前侵占的魯國土地。得到齊桓公的承諾,曹劌扔掉匕首,依然顏色不變,辭令如故。齊桓公大怒,打算毀信棄約,被管仲阻止,并歸還了以前所侵占的魯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