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冰冰,蔡海兵,程 樺
(安徽理工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安徽淮南 232001)
凍結法是利用人工制冷技術,使地層中的水結冰,把天然巖土變成凍土,增加其強度和穩(wěn)定性,隔絕地下水與地下工程的聯系,以便在凍結壁的保護下進行地下工程施工的特殊施工技術。凍結法最初的應用領域是礦井建設工程,之后,凍結法先后在德國、比利時、美國、法國、奧地利、荷蘭、前蘇聯、日本等國家城市地下工程中得到了普遍應用[1]。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地鐵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在北京、上海、廣州和南京等城市地鐵隧道工程的建設和修復中,凍結法的應用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4]。
深圳地鐵5號線民治站—五和站區(qū)間位于寶安區(qū)民治村,線路整體呈東西走向,區(qū)間起點布置于民治大道東側,線路出民治站后與平南鐵路平行前進,在布龍路與五和南路交界處進入五和站。左線起訖里程為DK21+822.6~DK23+819.5,長鏈 7.066 m,右線起訖里程為DK21+761.4~DK23+819.5,短鏈0.468 m,左線長度2 004 m,右線長度2 058 m。隧道采用盾構法施工,為單圓盾構,盾構機外徑6.28 m,隧道襯砌采用6塊管片錯縫拼裝而成,管片環(huán)寬1.5 m,外徑6.0 m,厚度0.3 m,隧道內徑5.4 m,隧道頂部覆土厚度7.5~27.3 m。
左線盾構出洞段采用凍結法加固。以盾構出洞方向為軸心,把其周圍的土臨時加固成1個3 m長、12.7 m寬、12.7 m高的凍土墻,能承受一定的水土壓力,保證盾構機順利通過洞門。
本區(qū)地質構造主要表現為燕山期花崗巖巖漿侵入作用,花崗巖在風化作用下形成殘積層,其上為坡積層、沖洪積層、地表為人工填土層。本場地地質構造簡單,勘察未發(fā)現斷層,基巖中發(fā)育有構造節(jié)理,構造穩(wěn)定性較好。
盾構始發(fā)洞門處地層屬砂質黏性土,其滲透系數0.5 m/d,地下水位埋深2.00~3.40 m。另外,距盾構始發(fā)3 m處有排水箱涵(2 m×3.5 m)。由于排水箱涵水量常年較大,是排水的主干流,此處地下水豐富,洞門施工難度較大。
目前,盾構始發(fā)洞門的土體加固施工中,主要的施工方法有旋噴樁加固地層法和凍結地層加固法,它們在不同的地層均有成功案例,施工工藝均能滿足相應地質條件下圍護結構質量和其他技術要求[6~8]。
旋噴樁是利用鉆機將旋噴注漿管及噴頭鉆置于樁底設計高程,將預先配制好的漿液通過高壓發(fā)生裝置使液流獲得巨大能量后,從注漿管邊的噴嘴中高速噴射出來,形成一股能量高度集中的液流,直接破壞土體,噴射過程中,鉆桿邊旋轉邊提升,使?jié){液與土體充分攪拌混合,在土中形成一定直徑的柱狀固結體,從而使地層得到加固。旋噴加固體不能承受較大的水平荷載、且多層土中同一旋噴固結體的直徑有差別。此處若采用旋噴樁加固,加固區(qū)在掘進方向只有3 m,達不到加固強度。另外,水泥用量較大和冒漿多影響施工場地,污染環(huán)境,同時不適于對防水要求高的工程,故不適合本次洞門加固工程。
結合本盾構始發(fā)的地質特點和在現場具體操作情況,采取凍結法加固地層適應于本工程。凍結法是利用人工制冷技術,使地層中的水凍結,把天然巖土變成凍土,增加其強度和穩(wěn)定性,隔絕地下水與地下工程的聯系,以便在凍結壁的保護下進行地下工程施工的特殊施工技術。其實質是利用人工制冷臨時改變巖土性質以固結地層。采取凍結法既能滿足工期需求,又能保證工程安全。因而通過比較上述兩種工法的技術特點,結合本盾構始發(fā)工況,確定采用凍結施工方法。凍結法是以確保盾構穿越上覆土層的穩(wěn)定為基礎,在具體施工中采用低溫鹽水循環(huán)的方式降低土體的溫度為核心技術手段,通過降低加固區(qū)域土體的溫度,使其變成具有一定強度的凍土,從而進行盾構始發(fā)。
根據盾構始發(fā)的工程特點,凍結加固方案為:凍結板塊+門形棚拱綜合凍結方案。方案包括2個凍土板塊。其一是前凍結板塊,位于洞口前方靠近槽壁,其作用是保證安全始發(fā),它具有凍結過程吸收變形和調整減小凍脹力的機制。其二是后凍結板塊,位于盾構機完全始發(fā)后的刀盤前,它具有封堵洞口保證盾構機停滯時前方土體穩(wěn)定功能。兩個凍結板塊之間為凍結棚拱,其作用是保證盾構機進入正常工況。
凍土墻平均溫度取-10℃,抗剪強度均取1.6 MPa,抗彎拉強度取2.0 MPa,抗彎拉安全系數取3.0,抗剪安全系數取2.0。
始發(fā)洞口的中心埋深為+48.86 m,地面高程為+63.85 m。當開洞直徑為6.5 m時,開洞口的底緣深度為16.31 m。應用重液理論計算水土壓力時,其出洞口的水土壓力為
式中 P——計算點的水土壓力,MPa;
H——計算點深度,m。
計算得凍土墻所受最大靜止水土壓力為:P=0.212 MPa
圖1 凍土加固體、荷載、計算模型示意
凍土板塊需具備一定的厚度和強度,以起到破壁時的封水和穩(wěn)定作用。凍土加固體的厚度可依照板塊公式計算(其參數及結果列入表1)。
表1 按日本計算公式的參數取值與計算結果
按我國建筑結構靜力計算公式驗算,其公式為
計算得凍土墻厚度為1.4 m,計算參數與計算結果見表2。
表2 按建筑結構靜力計算公式的參數取值與計算結果
凍土板塊與連續(xù)墻的膠結范圍應超過3.0 m,本設計的膠結范圍超過洞口3.5 m,以保證足夠的密封長度。
工作井開洞口周邊凍土墻承受的最大剪應力為
計算得凍土墻厚度為0.2 m,計算參數與計算結果見表3。
表3 剪切強度驗算
設計出洞口的凍土板塊厚度取3.0 m,封頭凍土墻與盾構始發(fā)洞口四周的工作井地連墻搭接寬度取3.0 m。
拱棚厚度經理論計算后取為2.5 m,根據曲梁理論計算拱棚內最大拉應力為0.241 MPa,滿足要求。
凍結孔科學合理布置是方案取得良好凍結效果的基礎,本方案的凍結孔布置如圖2所示。
圖2 凍結孔和測溫孔平面布置
整個凍結區(qū)域共設計布置凍結孔3排,共計53個。第1排20孔(包括角部增加的2個孔),第2排17孔,第3排16孔。以地面高程+63.85 m計算,1、2、3排孔深度21.3 m,0.0~8.7 m為保溫段,不凍結。實際鉆孔是在端頭井結構外側的高臺上(高度約3 m),因此實際鉆孔深度比設計值深3 m。地面測溫孔深度與附近凍結孔深度一致,每個地面測溫孔在凍結壁內布置3個溫度測點,位置分別為凍結壁中部和離凍結壁上、下邊界0.5 m處,洞口測溫孔深度為進入凍土0.3~0.5 m,應避開凍結孔位置,且洞口測溫孔深度不應打到凍結孔。須拔除測溫管采用凍結管材,其余測溫管φ42 mm×3 mm焊管,對焊連接。
圖4 凍結10 d凍結壁發(fā)展
(1)計算模型
根據凍結孔平面布置圖建立數值計算模型,凍結孔3排,共53個凍結孔。在ANSYS程序當中,有限元的網格是由程序自己來完成的,用戶所要做的就是通過給出一些參數與命令來對程序實行“宏觀調控”,網格劃分對模擬結果與模擬速度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為了合理地劃分單元,使計算結果趨于精確,本計算模型中距凍結管較遠的區(qū)域單元劃分較疏,距凍結管較近的區(qū)域單元劃分較密(圖3)。由于凍結溫度場是一個非線性瞬態(tài)的并伴隨著相變發(fā)生的問題,因此數值模擬中一般選取低階的熱單元,本模型采用四節(jié)點四邊形的二維實體熱單元PLANE55來進行網絡劃分。
圖3 數值計算模型網絡劃分示意
(2)荷載及初始條件
①荷載條件
數值計算中,將每一根凍結管視為模型中的單一節(jié)點來處理,因此施加于分析模型中的荷載即為節(jié)點的溫度荷載。
②初始條件
土體初始溫度+17℃。
凍結壁隨凍結天數的發(fā)展動態(tài)如圖4~圖6所示。
圖5 凍結15 d凍結壁發(fā)展
圖6 凍結30 d凍結壁發(fā)展
由上述計算結果可知,積極凍結10 d,除少數相鄰凍結孔未交圈外,大部分相鄰凍結孔均基本交圈,已形成一定厚度的凍結壁。凍結15 d后,凍結壁形狀已發(fā)展形成,凍結壁有效厚度達到2.8 m。凍結30 d后(設計積極凍結天數),凍結壁有效厚度達到3.5 m,大于原設計凍結壁厚度(3 m),凍結壁平均溫度達到-15.3℃,低于原設計凍結壁平均溫度(-10℃)??芍?,凍結孔設計參數滿足在積極凍結期內形成設計凍結壁厚度的要求。
(1)鉆孔施工
鉆孔深度為21.3 m左右,其中地面以下 0.0~8.68 m為保溫段。凍結孔鉆孔長度1 257 m,6個測溫孔的鉆孔長度為118 m,總共鉆孔長度為1 375 m。
(2)凍結管加工
凍結管采用φ108 mm×5 mm低碳鋼無縫鋼管,45°坡口內接箍對焊接。需要拔除的測溫管同凍結管。不需要拔除的測溫管采用φ48 mm×3.5 mm焊接鋼管,對接焊。供液管選用鋼管,采用焊接連接。
所有凍結管和測溫管在地面按設計尺寸加工成形,凍結管在下放前均進行氣密性試驗,合格后方可下管,所有凍結管氣密性試驗的合格率為100%。
(3)凍結孔施工質量要求
根據施工基準點,按凍結孔施工圖布置凍結孔??孜黄畈粦笥?0 mm。凍結孔鉆進深度應不小于設計深度。
鉆孔的偏斜率控制在5‰以內,凍結管和測溫管耐壓不低于0.8 MPa。
①孔位測斜
利用經緯儀結合燈光對每個成孔進行測斜,偏斜率控制在150 mm以內。由于地下有回填土石和孤石,有些凍結孔偏斜過大,但因凍結孔當初設計間距較小,沒有再打補孔。
②密封試驗
向成孔凍結管內注水進行凍結管密封試驗,試驗壓力控制在0.8 MPa,30 min內壓力無變化為合格。如果密封試驗不合格,則需要打補孔或者在該凍結孔內下放小直徑的套管。
所有凍結管下放完畢后,對盾構區(qū)域內的凍結管用千斤頂進行松孔,同時對所有凍結孔進行復壓試驗。
凍結施工工序:鉆孔施工,同時加工凍結管→凍結系統安裝施工→定時檢測凍結站運轉狀況。
(1)凍結系統安裝流程:設備安裝→凍結站管路安裝。
①設備安裝:設備基礎放樣→施工設備基礎(或錨固地腳螺栓)→設備就位、調平、固定→敷設電纜→安裝電控系統→冷凍機試漏→冷凍機充氟、加油→冷卻水池注水→化鹽水→制冷系統試運轉→鹽水箱和冷凍機低溫容器及管路保溫。
②凍結站管路安裝:主管路放樣→安裝管架→安裝主管路→安裝分支管路→安裝壓力與溫度測點→管路試漏→鹽水管路保溫。
(2)在凍結過程中,定時檢測鹽水溫度、鹽水流量和凍土墻擴展情況,必要時調整凍結系統運行參數。凍結系統運轉正常后進入積極凍結,要求1周內鹽水溫度降至-20℃以下。
對土體溫度監(jiān)測自凍結開機之日起,每日監(jiān)測1次。圖7、圖8為2號和4號測溫孔內測點溫度變化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凍結初期,測點溫度下降很快,最大每天下降2~3℃。土體溫度降至0℃附近時,由于土中的水結冰而釋放出大量的潛熱,測點溫度則表現為一定時間內在0℃附近波動。之后土體溫度繼續(xù)下降,下降的幅度減緩,平均每天下降0.5~1℃。
圖7 2號測溫孔降溫曲線
圖8 4號測溫孔降溫曲線
測溫孔的降溫曲線同時還對比了實測數據和ANSYS軟件模擬數據的效果(系列1:實測數據;系列2:ANSYS模擬數據),2號、4號測溫孔實測數據繪制出的降溫曲線與ANSYS軟件模擬數據繪制出的降溫曲線趨向大致相同。通過觀察2條曲線的擬合程度反映出數值模擬的效果還是很理想的。
(1)起拔
用2臺20 t的千斤頂進行試拔,拔起0.5 m左右時,便可停止循環(huán)熱鹽水,用壓風將管內鹽水排出。然后用吊車快速拔出凍結管。拔管時注意凍結管與掛鉤要成一線,凍結管不能蹩勁,拔管時要常轉動凍結管,凍結管不能硬拔,如拔不動時,要繼續(xù)循環(huán)熱鹽水解凍,直至拔起凍結管。
(2)拔管順序
依次拔第1排、第2排、第3排凍結管,每拔除1根凍結管要及時用黃土把孔給填實,防止盾構推進過程中漿液從融化的凍結孔中溢出。
在隧道兩側的凍結管暫時不拔,待盾構穿過最后一道凍土墻后,再拔除該處凍結管并充填。
盾構始發(fā)洞門的土體加固,通過施工方案的比選,擬采用凍結法。而后通過ANSYS軟件建立模型,進行數值模擬,模擬結果證明凍結法的可行性。
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地質狀況的特殊性,給鉆孔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凍結加固工程的順利完成,本工程實踐中所采取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以及所積累的相關經驗,可為今后類似地質條件的隧道盾構提供有效的參考價值。
[1]程 樺.城市地下工程人工地層凍結技術現狀及展望[J].淮南工業(yè)學院學報,2000,20(2):17-22.
[2]周曉敏,蘇立凡,賀長俊,等.北京地鐵隧道水平凍結法施工[J].巖土工程學報,1999,21(3):319-322.
[3]岳豐田,仇培云,楊國祥,等.復雜條件下隧道聯絡通道凍結施工設計與實踐[J].巖土工程學報,2006,28(5):660-663.
[4]方江華,張志紅,張景鈺.人工凍結法在上海軌道交通四號線修復工程中的應用[J].土木工程學報,2009,42(8):124-128.
[5]楊紀彥.超大直徑泥水盾構冷凍始發(fā)施工技術[J].現代隧道技術,2010,47(3):60-66.
[6]楊永新,王保文,岳豐田,張鳳紅,齊海鋒.大直徑盾構出洞凍結法技術研究[J].施工技術,2006,35(11):67-70.
[7]楊 平,佘才高,董朝文,柯潔銘,張 婷.人工凍結法在南京地鐵張府園車站的應用[J].巖土力學,2003,24(增):388-391.
[8]秦愛芳,李永和.人工土層凍結法加固在盾構出洞施工中的應用[J].巖土力學,2004,25(增):449-452.
[9]曹紅林.地鐵隧道凍結法施工融沉控制方案及實施[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0,6(2):387-390,395.
[10]凌宇峰,王吉云.人工地層凍結技術在上海長江隧道工程的應用[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0,6(1):18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