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培軍,張亞東
(1.內(nèi)蒙古集通鐵路 (集團)有限責(zé)任公司,呼和浩特 010050;
2.鐵三院內(nèi)蒙古鐵道勘察設(shè)計院有限公司,呼和浩特 010050)
正藍旗至黑城子鐵路(簡稱藍黑線)是正藍旗至張家口鐵路(簡稱藍張線)的北段一期工程,藍張線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wǎng)規(guī)劃的國鐵Ⅰ級鐵路,北起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nèi)錫林浩特至多倫鐵路的正藍旗車站,南至河北省張家口市,與京包鐵路接軌于沙嶺子站。
藍張線的修建將成為內(nèi)蒙古東部地區(qū)與張家口地區(qū)煤炭運輸?shù)谋憬萃ǖ?,使?nèi)蒙古東部地區(qū)運往張家口地區(qū)以及北京方向的貨流將不繞行集寧、大同,將成為內(nèi)蒙古錫盟地區(qū)煤炭外運的便捷通道。
正藍旗至黑城子鐵路作為藍張線北段一期工程北起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nèi)既有錫多鐵路的正藍旗車站,從該站南咽喉引出后,繞過上都電廠后繼續(xù)向西南延伸,在DK24+695處上跨縣道502,在DK26+789處以特大橋跨越閃電河后折向南,為了保護古城遺址并滿足環(huán)保要求線路離該遺址200 m,然后繼續(xù)向南在黑城子礦區(qū)工業(yè)廣場的西側(cè)設(shè)黑城子站(裝車站),站中心里程為DK35+600。正藍旗至黑城子線路全長為36.223 km,改建既有錫多下行線3.679 km,全部位于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nèi)。
本線線路全長39.902 km(包含改建既有錫多下行線 3.679 km),其中中橋及以上橋梁共 5座/1 392.51延長米,本線路基長度共38.509 km,占全線長度的96.51%,其中區(qū)間路基長度為32.486 km,占全線長度的81.41%。
全線個別路基設(shè)計工點12處,14 520延長米,占全線總長的36.39%,占全線路基長度的44.70%。其中:路堤坡面防護6處,4204.2延長米;雪害路基4處,8130延長米;軟土路基(浸水)1處,1506.4延長米;浸水路基1處,680.2延長米。
路基填方長度29.98 km,挖方長度8.50 km。區(qū)間總斷面方為264.986 4×104m3,施工方為194.016 2×104m3,其中填方總量為200.288 8×104m3,挖方總量為64.967 6×104m3。平均每公里區(qū)間斷面方為8.164 5×104m3。
全線區(qū)間路基防護M7.5漿砌片石111 675 m3,平均3 437.63 m3/km;C15混凝土4 678 m3,平均144.00 m3/km;包坡碎石土100 459 m3,平均3 092.38 m3/km。
路基面為三角形路拱,由路基面中心線向兩側(cè)設(shè)4%橫坡,曲線加寬時,路基面仍保持三角形。
根據(jù)《鐵路路基設(shè)計規(guī)范》(TB10001—2005)中關(guān)于路基寬度的計算方法,計算確定直線段路基面寬度見表1,表2。
表1 直線地段單線路基面寬度 m
區(qū)間曲線地段的路基面寬度,在曲線外側(cè)按下表數(shù)值加寬,加寬值在緩和曲線范圍內(nèi)線性遞減。
表2 曲線地段路基面加寬值 m
路基基床分為表層和底層,表層厚度0.6 m,底層厚度1.9 m,總厚度2.5 m。
基床底層的頂部和基床以下填料的頂部應(yīng)設(shè)4%的人字排水坡。
半填半挖路基,將路基面下1.0 m范圍內(nèi)予以挖除換填,填料應(yīng)符合基床要求,挖方頂面設(shè)4%的向外排水坡。
路肩寬度路堤段不小于0.8 m,路塹段不小于0.6 m。
由于本線一般路基地段線路主要以填方通過,因此一般路基主要采取路堤坡面防護。
地層:閃電河斷陷盆地,地表第四系全新統(tǒng)沖洪積層(Q4
al+pl)粉砂、細砂、中砂。
工程措施如下。
地面橫坡率為1∶5~1∶2.5時,地面挖2.0 m寬臺階。一般地段路堤基底清除表層0.3 m厚種植土。
路堤邊坡坡率:0~8 m,1∶1.5;8~20 m,1 ∶1.75。
路基基床表層采用A組填料,基床底層A、B組填料,基床以下采用A、B、C組(粉細砂除外)填料。
邊坡坡面采用M7.5水泥砂漿砌片石帶截水槽拱型骨架護坡防護,骨架厚度為0.4 m,骨架內(nèi)碎石土包坡,輔以播撒草籽防護。且邊坡平鋪雙向拉伸經(jīng)編滌綸土工格柵進行加固,每層間距0.6 m,寬度2.5 m。
本線重點特殊路基主要包括:雪害路基、軟土路基和浸水路基。
DK3+760.00~DK10+700為雪害路基。本工點地貌特征:固定、半固定沙丘地貌,位于閃電河右岸二級階地上,在半固定崗狀、壟狀沙丘邊緣,沙丘表層植被覆蓋率30% ~50%,以草為主。
線路以挖方通過,中心最大挖深9.0 m,邊坡最大挖深11.0 m。
圖1 雪害路基(單位:m)
地層:閃電河斷陷盆地,局部表覆第四系全新統(tǒng)風(fēng)積(Q4eol)細砂,下為第四系全新統(tǒng)沖洪積層(Q4al+pl)粉土、細砂、中砂、細角礫土。
工程措施如下。
路塹邊坡坡率:h≤2 m,1∶4;2 m<h≤6 m,1 ∶1.75;h>6 m,1 ∶2,一坡到頂。
路塹基床表層換填0.5 m A組土+0.1 m中粗砂+兩布一膜,基床底層換填0.5 m A、B組土。
路塹坡面防護:h≤3 m時,邊坡坡面采用M7.5水泥砂漿砌片護坡防護。h>3 m時,邊坡坡面采用M7.5水泥砂漿砌片石帶截水槽拱形骨架護坡防護,骨架厚0.4 m,骨架內(nèi)卵石土包坡。
路塹兩側(cè)設(shè)梯形側(cè)溝,溝深0.8 m,底寬0.4 m,厚0.35 m。采用M7.5水泥砂漿砌片石砌筑,10~20 m設(shè)一道伸縮縫,每隔2 m設(shè)φ5 cm的PVC泄水管。
于線路右側(cè)距離坡腳20~30 m范圍設(shè)高度2.0 m的漿砌片石擋雪墻防護。
同時,于線路左側(cè)100 m右側(cè)300 m范圍內(nèi),對地面風(fēng)蝕嚴重的處所設(shè)置樹枝條方格沙障防護。
DK24+751.80~DK26+258.15為軟土路基,同時也是浸水路基。
本工點地貌特征:沖洪積平原,為閃電河右岸階地及漫灘,地形平坦,地勢開闊,地表為草地。雨季地表為沼澤。
線路以填方通過,中心最大填高13.8 m,邊坡最大填高13.6 m。
地層:粉土(Q4al+pl) 灰黑色,潮濕~飽和,稍密,含淤泥,夾細砂夾層。厚度1.8~2.1 m?;境休d力σ0=90 kPa;細砂(Q4al+pl) 黃褐色,潮濕-飽和,稍密,成分以石英、長石為主。厚度0~2.6 m?;境休d力σ0=150 kPa。
水文資料:H1/100=1 327.90 m,v=1.49 m/s。
采用防護高程=設(shè)計水位+波浪侵襲高+壅水高+0.5 m=1 328.90 m。
工程措施如下。
(1)基底處理:挖除基底淤泥層,回填砂夾石。
(2)路基基床表層采用A組填料,基床底層A、B組填料,基床以下采用A、B、C組填料。防護高程以下采用滲水土填筑。
(3)路堤邊坡坡度:0~8 m,1∶1.5;8~20 m,1 ∶1.75。防護高程以下放緩一級;并于防護高程處設(shè)2.0 m寬護道。
(4)路堤防護高程以上坡面采用M7.5水泥砂漿砌片石帶截水槽拱形骨架護坡,骨架厚0.4 m,骨架內(nèi)碎石包坡,播撒草籽。
(5)防護高程以下坡面采用M7.5漿砌片石護坡防護,厚0.35 m,下設(shè)碎石墊層,厚0.15 m,采用勺形基礎(chǔ)。
圖2 軟土路基(單位:m)
DK27+319.85~DK28+000為浸水路基。
本工點位于沖洪積平原,為閃電河右岸階地及漫灘,地形平坦,地勢開闊,地表為草地。線路以填方通過,中心最大填高8.2 m,邊坡最大填高8.0 m。
水文資料:H1/100=1 327.90 m,v=1.49 m/s。
工程措施如下。
(1)采用防護高程=設(shè)計水位+波浪侵襲高+壅水高+0.5 m=1 328.90 m。
(2)路基基床表層采用A組填料,基床底層采用A、B組填料,基床以下采用A、B、C組填料,防護高程以下采用滲水土填筑。
(3)路堤邊坡坡度:0~8 m,1∶1.5;8~20 m,1 ∶1.75。防護高程以下放緩一級;并于防護高程處設(shè)2.0 m寬護道。
(4)路堤防護高程以上坡面采用M7.5水泥砂漿砌片石帶截水槽拱形骨架護坡,骨架厚0.4 m,骨架內(nèi)碎石包坡,播撒草籽。
(5)防護高程以下坡面采用M7.5漿砌片石護坡防護,厚0.35 m,下設(shè)碎石墊層,厚0.15 m,采用勺形基礎(chǔ)。
圖3 浸水路基(單位:m)
鐵路特殊路基處理措施及方法是否得當(dāng),直接決定了鐵路路基建成后的運營穩(wěn)定及安全,因此對于特殊路基的處理,在設(shè)計、施工及日后的運營養(yǎng)護過程當(dāng)中應(yīng)綜合考慮路基自身特點以及地質(zhì)、氣象、水文等相關(guān)因素,采取科學(xué)經(jīng)濟合理的措施進行處理,從而有效保證鐵路路基穩(wěn)定及運營安全。
[1]李毓林.鐵路工程設(shè)計技術(shù)手冊·路基[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5.
[2]池淑蘭,徐鳳華.路基工程計算機程序設(shè)計[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xué)出版社,1993.
[3]易思蓉.鐵路選線設(shè)計[M].2版.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5.
[4]姜希圣.鐵路設(shè)計[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5.
[5]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TB10001—2005 鐵路路基設(shè)計規(guī)范[S].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5.
[6]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TB10035—2006 鐵路特殊路基設(shè)計規(guī)范[S].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
[7]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TB10025—2006 鐵路路基支擋結(jié)構(gòu)設(shè)計規(guī)范[S].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
[8]曾國熙.地基處理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2.
[9]鄭曉國.軟土地基路堤臨界高度確定方法探討[J].公路交通科技,2005(10):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