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陳 新
“天福寺”傳說
湖南/陳 新
鐵山水庫上游的月田鎮(zhèn),距岳陽市62公里處,有個“天福寺”。
岳平公路過月田鎮(zhèn)后,不到一公里路,就要經(jīng)過月田長石粉廠,該寺就在長石粉廠后面,是月田鎮(zhèn),乃至岳陽、平江、湖北通城兩省三縣交界廣大地區(qū)最大的、最負名氣的一座寺院。
宋元時期,寺院規(guī)模很大,但因廟宇未及時修繕,加上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那場無產(chǎn)階級文化大革命“砸爛舊世界,鏟除佛教地”的疾風暴雨,將寺廟翻了個底朝天。之后不久,就在寺院原址蓋起了廠房,成為今天月田鎮(zhèn)一主要企業(yè)“長石粉廠”。
后來,在恢復古建筑的風潮下,又建起了一座寺廟,將原有規(guī)模縮小了幾倍,挪動到與原址相距一百余米的地方。如今要想恢復到原來的規(guī)模與氣派,恐怕是不可能的了,這給月田人民以及后人留下了一個遺憾。
但是,天福寺給月田、板江、通城“兩省三縣”邊界地區(qū)的影響相當大,惠及四五千平方公里。十里八村,老百姓家中“老”了人辦喪事或祭祖拜讖超度,都會將這寺里的和尚,恭恭敬敬地請去念經(jīng)做法事。寺中的和尚,是這一地區(qū)最有名氣,最受人尊敬與愛戴的佛教使者。人們自覺不自覺地傳說著:天福寺里的和尚得佛祖真?zhèn)鳎淮右淮?,至今不衰?/p>
這里,曾經(jīng)有一個險出“真命天子”的美麗傳說。
原來,這里的地形很特別,古有陰陽先生是這樣命名的:寺院依托的后山,叫“五龍捧圣”;寺廟對面的山叫“鳳棲山”。“圣”乃皇帝也。“五龍”之地乃皇帝之居所也?!傍P”呢,亦為皇后之尊稱也。就是說,這地方是天生的出皇帝、皇后的地方。
不僅如此,“五龍捧圣”的旁邊,還有一“獅子崖”,說是滋養(yǎng)將帥保護皇帝的。今天我們看到的獅子崖,那真的是活靈活現(xiàn)的巨獅臥岡,那五龍捧圣和鳳棲山,從獅子崖的頂上看去,“龍”與“鳳”的確栩栩如生。
但為什么“天子”沒出成呢?這故事起源于唐末時期,那時,這兒并沒有寺廟,居住的是一戶過去叫“員外”的大戶人家。員外的家眷,特別是老娘與妻小,很信佛法,每天都要對著菩薩跪地求拜。員外呢,被家人的真情善為所感動,干脆在房屋旁邊修起了一座寺廟,并從普陀山請來一位佛法很高的和尚在此傳經(jīng)。據(jù)說那高僧法術甚是了得,行走時可以穿墻入地、飛檐走壁;練功時可以七天七晚紋絲不動、茶水不進而面目從容。高僧一來,佛事一開,便招收了一班弟子傳授佛教,香火極為旺盛。
從此,員外家人便天天到寺中求神拜佛,虔誠念經(jīng)。說來也怪,員外的家事也是一天天好了起來,人興財旺。大家都認為是家人的真誠感動了神佛,乃至于富甲一方。員外富了,也不忘擴寺建廟。一代接一代流傳,到元朝末期,已將寺院擴展到了相當大的規(guī)模。
有一天,當朝一位翰林學士打那兒經(jīng)過,看到這兒的地形地貌,感覺很不一般,就在這兒住了一晚,員外見朝廷的翰林大學士到來,熱情接待,服務周到。到了第二天上午,翰林學士要走了,全家人極力挽留??斓缴挝鐣r,翰林被他們的誠意所感動,便打算留點墨跡再走,于是叫他家人取來筆墨,書出“百鳥朝鳳”四字。翰林寫到第四字“鳳”時,感覺沒勁了。此時,午飯尚未煮熟,于是員外叫仆人端來一碗米湯給翰林喝了,才將“鳳”字寫完。寫完牌匾掛好后,午飯就開了,翰林學士吃完飯才被這家人依依不舍地送走。
剛剛送走那翰林,又走來一“叫花子”討飯吃。全家人因為都在圍著翰林團團轉去了,忘了喂狗,還剩了一點準備喂狗的飯。員外的老母親就叫仆人趕緊將這飯送給“叫花子”吃了。正在吃時,“叫花子”聽到屋內(nèi)一小孩子在說:“叫花子吃狗飯”。
原來,這“叫花子”很有來頭,是一位道行很高的陰陽先生。他遠遠望見這戶人家屋宇軒昂、廟廓氣派、靈山仙氣彰顯,就覺得這兒有些緣故,想進來探探虛實。走近員外莊子,見一巨犬伏于一屋角,且有一朵烏云罩??;莊前無港,卻有三搭寬橋;對著鳳棲山的兩只形似“金雞”(就是“百鳥朝鳳”的風景之一)展翅于兩邊屋側;寺側山前一石桌,若隱若現(xiàn),似有神仙對弈;這些奇特的景象,無一不顯示出這里的不凡。而這些景物,一般凡人都看不見,正因為他是一位高人,所以一看便覺稀奇。于是,他扮作一叫花子來到員外家。
此時,員外家人并未因他是“叫花子”而另眼相看,而是真誠款待,只因開飯剛過,家中“狗飯”尚存,哪知被小孩子不意一語道破,使之介意。
陰陽先生聽了這話,心中很不是滋味,他想著:這樣的發(fā)財人家,客人來了給“狗飯”吃,待人不真,德性不好,我得測試他們一下,如果不入我套,說明他們有這福氣,這兒就該出天子,如果誤入我套,說明還不能出真命天子。
于是,他不露聲色,吃完“狗飯”后,改了行頭,就與員外搭起話來:先是感謝主人賜予飯吃,再就奉承員外,說這里不久就要出天子。此言一出,嚇得員外一身冷汗。員外的媳婦此時正有孕在身,員外心想:莫非媳婦懷的便是“龍子”?雖然陰陽先生的話使他吃驚,但若是這樣又何嘗不是天大好事呢?于是員外連連搖手叫陰陽先生別說這事關砍頭的無由之話。陰陽先生微微一笑,話鋒一轉:“不過,你們要按照我說的去做,才真的能出真命天子,不然就出不了主?!?/p>
員外就問:“這話怎么講?”
陰陽先生說:“現(xiàn)在,你家那條狗,常常‘困’在屋上,莊旁兩山是兩只展翅若飛的金雞,很快將要飛走,這‘雞飛狗上屋’,不是好的征兆,這樣出不了真主。我現(xiàn)在送你四句話‘打掉金雞嘴,寺里噴噴起,現(xiàn)了桌面石,百姓有飯吃。’”說完,起身就走,員外挽留也沒留住。
陰陽先生出得屋來,見一小和尚在挑水,便走近小和尚說:“員外莊屋上的那條狗很厲害,今后會傷你的性命?!?/p>
小和尚一驚:“別亂說,屋上哪有狗呀?”
“你沒看見嗎?”
“沒看到。”
“哦,是你的道行還不夠,所以看不到。我告訴你:你將你挑的水,弄潑一點,就會現(xiàn)一屋角;潑一半,就會看到一朵烏云;全潑掉,就會看到屋上的狗了?!?/p>
小和尚果然一試,看見了屋上那條獅子一樣的大犬,心中惶惑不已。
陰陽先生又對小和尚說:“你去告訴員外,只說有高人告訴我,說你家屋上那條狗若不除掉,將來會給全家?guī)頌碾y。這樣,員外會將狗殺掉的,你以后就不用擔心了?!?/p>
小和尚聽了陰陽先生的話,回去照著說了。此時,員外并未引起警覺,以為陰陽先生是為了他們好,正在思考著剛才陰陽先生留下的那四句話呢,見小和尚如此這般一說,便加重了要將“金雞嘴”鏟平的念頭。
他先是鏟掉了“金雞嘴”的“嘴”,結果真的出現(xiàn)了一張桌面石,這一奇象出現(xiàn),使他更加相信陰陽先生的話了。于是又殺掉了那只家犬,犬血一濺地,寺里的大門杠就從天心中飛了出去,屋上的那朵烏云立即散開了。
雖然這樣,還沒有真正傷及出天子的真氣。問題出現(xiàn)在陰陽先生出得莊后,剛好碰見一皇差打馬經(jīng)過此地,便將此地要出天子的征兆報告了差官。差官回衙門后,將此事向縣令報告,縣令又向州府報告,州府又向巡按報告,巡按又向京城報告,一級一級,很快傳到了當朝皇帝那兒,皇帝即刻派欽差來訪,命令縣衙捕快四處尋找陰陽先生,很快就抓到了這陰陽先生,問其究竟,陰陽先生將來龍去脈和盤托出。并供出“天子”還正在孕育之中,且測算出某月某日會現(xiàn)身于外:“頭戴鐵帽,腳踩紅旗,臉長黑痣,胸見靈龜。若見此婦,殺之則平矣。”
前面有交代:員外的媳婦正有孕在身。這一天,她忽然想起頭天晚上染了布的那鍋,需要到屋前小溪里去洗洗,這鍋又不好提著,于是想用雙手將鍋舉起來頂?shù)筋^上,一下沒拿起來,卻將手弄黑了,忽覺胸前有點發(fā)癢,就隨手抓了一下,然后再去取鍋,不小心,手又在臉上沾了一下。待頂著這鍋出得門來,腳下的紅裹腳布忽然松了,好在到小溪邊的距離并不遠,于是也就讓它拖著。剛走到大路上,正好撞上那皇家殺手,殺手一看:鐵鍋頂在頭上,不正是“頭戴鐵帽”么?又一看臉上,剛好有一個黑點,又合著“臉長黑痣”,其實是孕婦不小心碰著點上去的染料色垢;胸前呢,孕婦穿的那件藍色衣服,又剛好被她抓了一下癢,留下的印跡恰似一龜形圖像,果然“胸見靈龜”;再一看腳下,裹腳布拖得長長的,正像“腳踩紅旗”。于是便認定她是要殺之人,立即上前一刀劈去,孕婦即刻應聲倒下地來。此刻,只聽到屋后竹坡放鞭炮似的一陣連響,一大片竹林全部炸開,每一個竹節(jié)中都驚現(xiàn)一人一馬,每一個人都是全副武裝,一只腳正踏到了馬鞍上,像準備跨馬出征的將士。據(jù)說,這些竹節(jié)中的“螞蟻兵”,都是當時為改朝換代孕育的兵將。還傳:當時文官也已出世,名叫陳子龍,從小說話就出口成章;謀士也已成長成人,叫“通城老實”,頭腦特別聰靈。關于他們兩人,還有許多民間傳說故事,這里就不贅述了。
自此,這兒的真命天子沒出成,員外的家世也就便一蹶不振,只留下了那相當規(guī)模的寺院。
那陰陽先生呢,因朝廷解除了后顧之憂,賞了他一些銀兩,將他放了。過了十余年,他聽說員外家道衰退,又傳他誤解員外好心,覺得自己的做法有過,忽然想來此看看,走到寺前,只見莊園面目全非,員外容顏衰老,頓生憐憫之心。他舉眼一望,看到那獅子崖上有一線好地,閃了個想自己買著用的念頭,但因家鄉(xiāng)遠隔,難以實現(xiàn),再轉念一想:若讓員外百年之后葬入此處,后人中必中舉人。于是告訴員外說:“你百年之后,當葬于此?!?/p>
員外哪里還信實于他,隨口道:“那全是石頭,哪有什么好地?”陰陽先生本不能道破,但此時的他被憐憫之心占了上風,便說道:“你不見那崖上長有一棵青郁郁的松樹嗎?”陰陽先生一說完此話,一雙眼睛就血濺成線,一下全瞎了。這才使得員外相信了他的話。后來,員外死后,果然葬于此處,后輩出了幾朝舉人和秀才。
故事至此就結束了,但故事留給人們的思考并未結束。只道那真命天子沒出成,有偶然,有巧合,也有必然。最重要的是壞在那陰陽先生的嘴上,同時也壞在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誤解上。這當然是一個傳說,但這個傳說似乎也告誡人們:任何時候說話都要小心,要有分寸;做任何事情都要慎重,不能疏忽大意。
天福寺留下了永遠的遺憾,卻也留下了美麗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