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建明 陳永紅
新生兒黃疸是由于膽紅素在患者機體內(nèi)大量聚集,從而表現(xiàn)出皮膚、黏膜以及鞏膜等部位出現(xiàn)黃染的臨床癥狀[1]。有學者[2]對新生兒的研究發(fā)現(xiàn),黃疸多發(fā)生于其出生后1周內(nèi),但由于其具有持續(xù)時間長等特點,故其易導致患者家屬出現(xiàn)焦慮、恐懼等情緒。為更好地治療新生兒黃疸,我科室利用2009年3月~2011年1月收治的新生兒黃疸患者進行陳子白黃洗劑對黃疸的臨床療效研究,并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現(xiàn)將其報道如下。
將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月收治的新生兒黃疸患者234例,其中男184例,女150例;患兒出生體重為2.7~4.3kg,平均體重(3.8±1.1)kg,;患兒的天齡為3~17d,平均天齡為(7.5±1.4)d,治療前所有患兒的Apgar評分均大于8分,所有患兒均為母乳喂養(yǎng)。孕婦均為首次生產(chǎn),無妊娠疾病以及相關(guān)并發(fā)癥。納入標準:所有患兒均無溶血、無膽道封鎖、無肛門疾病、無巨結(jié)腸、無腹部皮膚損傷以及無腹部疾病、患兒無家族遺傳病、無發(fā)育畸形、無肝炎以及膽汁排泄障礙性疾病。隨機將其分為實驗組以及對照組,其中實驗組134例,對照組100例。兩組患兒在接受治療前年齡、性別、出生體重等相關(guān)因素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患兒黃疸指數(shù)比較(mg/mL,±s)
表1 兩組患兒黃疸指數(shù)比較(mg/mL,±s)
組別 例數(shù)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對照組 100 6.73±1.13 7.97±1.46 8.98±1.34 12.64±1.24 14.24±1.64 14.53±2.31實驗組 143 6.67±1.34 7.09±1.32 8.65±1.13 9.14±1.64 9.24±1.64 9.53±1.13
表2 兩組患者黃疸情況比較
對照組采用光療,對其采用茵梔黃液灌腸促進患兒排便,同時對患兒進行按摩以及撫摸等進行安撫。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chǔ)上采用陳子白黃洗劑進行洗澡,每日進行1次洗澡,每次15~30min,在洗澡時注意對患兒的眼部進行保護,防止藥劑入眼。在對患兒進行泡澡前,對患兒修剪指甲以及溫暖雙手,而后將陳子白黃洗劑進行泡澡,在泡澡過程中要注意患兒的皮膚變化,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yīng)立即停止泡澡。陳子白黃洗劑的主要配方為茵陳、大黃、葛根、陳皮、梔子、白術(shù)、茯苓、板藍根、黃芪、丹參、甘草;對于有腹脹嘔吐的患兒加半夏以及竹茹進行治療。
對所有患兒進行第1次排便時間、新生兒血清膽紅素以及胎便轉(zhuǎn)黃時間等進行比較,采用經(jīng)皮黃疸測量儀對患兒的黃疸素的含量進行測定,在測定時,有專業(yè)培訓的護理人員進行實施,主要在前額中右眉上方0.5~1cm采用測量儀進行測定。
對所有患兒進行為期5~20d的隨訪,隨訪中對患兒的治療療效進行評價,同時對患兒皮膚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yīng)進行記錄,同時對患兒出現(xiàn)的相關(guān)并發(fā)癥進行治療。
本組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15.0進行處理,對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進行表示,并對其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設(shè)定為α=0.05,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兒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實驗組患兒在黃疸持續(xù)時間、光療天數(shù)等相關(guān)指標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實驗組患者住院天數(shù)為(14.3±5.3)d,對照組患者住院天數(shù)為(17.2±6.2)d,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在中醫(yī)中稱其為“胎黃”。中醫(yī)理論認為其主要是由于母體濕熱邪毒熏蒸胎兒或者母體元氣不足,以及脾臟功能不健全從而不能排泄胎毒所致,故有學者[3]指出對新生兒黃疸的治療主要采用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為主要方向。本研究中我們采用陳子白黃洗劑進行治療。本洗劑主要采用茵陳、大黃、葛根、陳皮、梔子、白術(shù)、茯苓、板藍根、黃芪、丹參、甘草;現(xiàn)階段中醫(yī)理論對本方的認為茵陳利膽退黃的功效,梔子、大黃具有清三焦、清血熱的功效,陳皮以及黃芪具有補肝能力,白術(shù)、茯苓、黃芪健脾利濕的功效,丹參配大黃具有活血解毒功效,葛根生津還可引藥入脾以及板藍根清熱解毒,并對其加用甘草進行調(diào)理各藥,從而提高患兒的療效[4]。同時現(xiàn)階段藥理學研究表明,茵陳所含有的對羥基苯乙酮是一天然促透劑,其可時脂肪性藥物不進行解離而滲入皮膚,從而有效促進患兒的皮膚吸收,同時水療對新生兒的內(nèi)分泌、神經(jīng)以及新陳代謝等均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從而可激活胃液素等的釋放,從而增強腸道蠕動[5]。而本研究的患兒采用洗劑進行浸泡,其類似與水療,故也具有減少膽紅素的功效。兩組患者療效比較,結(jié)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膽紅素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故我們認為對患兒采用陳子白黃洗劑進行泡澡,有助于減少患兒黃疸持續(xù)時間,降低其相關(guān)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吳尚.新生兒黃疸的早期干預[J].當代醫(yī)學,2011,17(26):21-22.
[2]Curtis S,Stobart K,Vandermeer B,et al.Clinical Features Suggestive of Meningitis in Childre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ospective Data[J].Pediatrics,2010,126(5):952-960.
[3]熊超英.口服四磨湯并早期護理干預對生理性黃疸新生兒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297.
[4]肖紅,彭俠,金桂英,等.護理干預對新生兒黃疸影響的研究[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5,14(10):1020-1021.
[5]Graner VR,de Barros SMO.Maternal complications and neonatal events associated with multiple pregnancies resulting from assisted reproduction techniques[J].Revista Da Escola De Enfermagem Da Usp,2009,43(1):9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