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遺留在臺澎的漳州窯瓷器探索兩岸交通伊始

        2011-04-17 01:07:23陳信雄
        閩臺文化研究 2011年4期
        關鍵詞:澎湖沉船漳州

        陳信雄

        從遺留在臺澎的漳州窯瓷器探索兩岸交通伊始

        陳信雄

        澎湖、臺灣的陸地與海域陸續(xù)出現(xiàn)過一些漳州窯瓷器,這些漳州窯瓷器多為17世紀產(chǎn)品,少數(shù)可以追溯到16世紀中晚期。它們是漳州窯活力的產(chǎn)物,是月港活躍的證物,同時也是澎湖、臺灣開發(fā)的重要指標。茲舉臺澎出現(xiàn)的代表性漳州窯,考察其窯口,追蹤其時代,再探索它們存在之意義。

        漳州窯的形象

        漳州窯瓷器是一種獨具特征的瓷器。以同時存在的中國主要瓷器而言,不同于江西景德鎮(zhèn)瓷器,也不同于同在福建而位置稍北的德化窯瓷器。

        鳳紋青花盤(臺灣海峽出水)

        一件典型的漳州窯瓷器,坯體多帶雜質(zhì),呈灰色調(diào),白釉帶灰色調(diào),快速成形,繪紋構圖簡單而隨意,用筆草草,繪涂紋飾的青料半藍半灰,燒工簡率,足底多沾砂粒。漳州窯也有胎釉白凈,青料深藍者,但胎中略有雜質(zhì),質(zhì)地堅致度稍低,青料也稍欠深湛。產(chǎn)品大多為快速而大量的急就章,卻有自然率真之致,其佳者則有寫意韻味。

        同時期景德鎮(zhèn)的青花瓷,胎質(zhì)潔白,白釉透明,青料純藍;成形工整,繪工細膩,窯工講究。明末清初的德化窯,胎質(zhì)白,青料藍,成形工整,繪紋工整,窯火控制也頗得宜。雖然較景德鎮(zhèn)遜色,但工藝品質(zhì)勝于漳州窯。

        除了青花,漳州窯另有四種器類:釉上彩、黃綠釉盒、米黃釉、青瓷。釉上彩與黃綠盒子,用色而呈色稍暗,米黃釉出自白釉而色偏黃,青瓷呈色略淺,都具有急就章的風格,與其它窯口產(chǎn)品不同,這些獨具特征的漳州窯瓷器,17世紀前后大量生產(chǎn)大量外銷,為明末清初東亞國際貿(mào)易的大宗商品。漳州在世界各地的發(fā)現(xiàn),是17世紀各國交通的重要指標。臺灣與澎湖也都有若干發(fā)現(xiàn)。

        澎湖、臺灣各地出土出水器物

        一、馬公港出水漳州窯

        2005~2007年,澎湖馬公港浚港工程撈出大量古代陶瓷,早者為宋代、元代器物,歷明代、清代直到現(xiàn)代均有器物遺留,共4996件。①其中漳州窯約有127件,多為青花碗盤,也有少量褐彩白花繪紋盤、藍釉褐彩白花紋大盤。代表性標本有十六種類型。

        二、遺留在澎湖各島嶼的漳州窯瓷器

        除了馬公,澎湖各地也常見明末清初的漳州窯,風柜一地出土最多 (另作專章介紹)。此外,僅就筆者曾調(diào)查偶得者,有澎湖本島的中西村,白沙島的通梁、鎮(zhèn)海,望安島的潭門等處。

        三、臺灣海峽出水陶瓷

        臺灣海峽出水古陶瓷,一百年來時有所聞,主要出水于云嘉南附近海域。筆者三年來調(diào)查研究,登錄中國歷代古陶瓷252件。時代從五代十國,宋元,明清直到現(xiàn)代,不曾中斷。其中具有明確漳州窯二種三件:蓮池鷺鷥紋青花大碗2件,鳳紋青花盤1件。

        四、臺南南科與社內(nèi)遺址

        臺南科學園區(qū)座落在臺南市的新市區(qū)與善化區(qū)之間,自1993年迄今,考古發(fā)掘工作持續(xù)了18年,發(fā)現(xiàn)五千年前史前文化,直到近代漢文化移民的文化堆積。與南科園區(qū)毗鄰的新市社內(nèi)遺址,也出土不少近代漢文化移民的文化堆積,屬同一地帶之文化遺留。漳州窯青花瓷多見于此地區(qū)各遺址。其特征明顯者十種類型。

        五、云林與臺中

        中南部的云林與中部的清水,也有零星的漳州窯的蹤跡,見諸于報導者二處遺址。云林縣麥寮鄉(xiāng)的施厝寮村,在濁水溪下游,在1995年與2002年先后有過考古發(fā)掘,都發(fā)現(xiàn)中國陶瓷。2002年發(fā)掘的文化層,出土一件釉上彩瓷盤,口徑21.5公分,胎白而帶灰,圈足內(nèi)外有大量窯砂沾黏,盤的口沿,繪錦地開光花草,器心繪折枝花草,紅彩為主。②其特征酷似平和碗窯山窯與花仔樓窯的產(chǎn)品。③臺中清水的社口,在大甲溪與大肚溪之間,考古發(fā)掘二件青花盤,特征相同,圈足粗短,器底沾砂,青料藍中帶灰,皆漳州窯特色。其中,仕女盤紋飾構圖與筆法一如平和五寨二瓏窯出土標本,完全相同的紋飾與器物,可得見于漳州市博。④另一件,花卉紋小盤,其構圖與筆法,得見于南勝花仔樓窯與五寨大瓏窯等窯口。⑤

        六、宜蘭淇武蘭遺址

        臺灣東部宜蘭淇武蘭遺址出土若干漳州窯青花瓷、褐釉瓷,以及彩繪瓷,代表性器物有五種。⑥

        七、澎湖風柜荷蘭城堡

        1981~1985年間,筆者發(fā)現(xiàn)風柜荷蘭城堡遺址有大量17世紀陶瓷遺留,采集五百件左右。其中數(shù)量最多的是邵武窯的青白釉罐 (安平壺)約有200件,其次便是漳州窯青花約有180件,少量漳州窯藍釉加彩盤,漳州窯米黃釉香爐,此外約有100件為景德鎮(zhèn)青花,以及少量歐洲陶質(zhì)酒壺,以及產(chǎn)地待考的白瓷。代表性器物12種,含青花10種,以及藍釉加彩盤與米黃釉香爐各1件。

        八、安平

        安平,臺南市安平區(qū),有1624年荷蘭熱蘭遮城(Zeelandia)遺址,今稱安平古堡。2003年臺南市政府委托成功大學研究發(fā)展基金會挖掘熱蘭遮城,出土若干17世紀的漳州窯青花,也有釉上彩,以及青瓷。⑦茲述青花二例,以及釉上彩與青瓷各一例。

        九、高雄

        高雄地區(qū)出土漳州窯見于湖內(nèi)鄉(xiāng)與左營清代鳳山舊城,前者一例,后者二例。

        臺澎所見漳州窯的產(chǎn)地與年代

        一、窯口分布

        臺澎出土出水漳州窯來自漳州地區(qū)的許多不同窯口,其詳確產(chǎn)地大多可以辨識,不過各窯口之間常有同類產(chǎn)品,因此有的僅能指出可能的某幾個窯口,以重復計數(shù)的方式來統(tǒng)計。茲就初步辨識所知,臺澎出土出水漳州窯來自漳州的六個縣:平和、南靖、漳浦、詔安、華安、云霄。漳州市轄有九個縣,此六縣或在山區(qū)或鄰近山區(qū);未見陶瓷生產(chǎn)的是東山、長泰、龍海三縣,除長泰外,都是臨海的縣份。

        臨山各縣窯業(yè)發(fā)達,而各窯發(fā)達狀況又有高下之分。

        平和縣為發(fā)達,有器物外銷訊息者有30例,集中于五寨鄉(xiāng)與南勝鎮(zhèn)。⑧

        華安窯7例,其中東溪窯3例。

        南靖窯有6例,其中默林窯1例。

        詔安窯5例,其中秀篆窯2例,朱厝窯2例,官陂窯1例。

        漳浦窯4例,其中泙水窯2例。

        云霄火田窯1例。

        二、所屬時代

        漳州窯生產(chǎn)陶瓷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明代正德年間,其盛期,從萬歷至清初康熙中期(1573~1690),時間跨越120年。并可延續(xù)到清代中期。⑨

        依據(jù)特征明顯的器物來觀察,臺澎出土出水漳州窯可分為四個階段:

        1、明嘉靖二十九年到萬歷末年 (1550~1619),約70年,荷蘭來到澎、臺之前。

        2、明天啟二年到崇禎十七年 (1622~1644),約20年,荷蘭人販賣中國瓷器最盛之時。

        3、隆武元年到永歷十四年(1645~1660),約15年,臺灣的荷蘭時代后期。

        4、南明永歷十五年到康熙二十九年(1661~1690),約30年,明鄭主臺,以至清人初來之時。

        茲以出水出土實物說明各時期之標本:

        (一)第一段階段,嘉靖中期到萬歷(1550~1619),三種

        1、仕女紋小盤。

        臺中清水出土仕女紋小盤

        呂宋沉船仕女紋小盤

        仕女紋青花小盤出土于臺中清水,一模一樣的器物見于呂宋San Isidro沉船,此船沉沒于16世紀中期,因此清水遺址出土仕女紋小盤的年代,可能是嘉靖二十九年 (1550)前后,公元1600年之前,嘉靖中期到萬歷初期,⑩乃所知臺澎出土漳州窯年代最早之器物。

        2、開光花草紋碗

        馬公出水(1,2)

        淇武蘭出土

        菲律賓出水

        開光花草紋碗見于馬公港與宜蘭淇武蘭遺址,相同器物見于菲律賓San Diego號沉船。菲律賓沉船年代為公元1600年,萬歷二十八年,則此器物約為萬歷末產(chǎn)物。

        3、輪花紋青花碗

        馬公港出水(1,2)

        荷蘭白獅號出水

        同類輪花紋青花碗,見于1613荷蘭Witte Leeuw號沉船,見于越南會安錦鋪亭遺址、以及日本城下町遺跡,?皆為17世紀早期文化遺留,為萬歷間文物。

        (二)第二階段,天啟、崇禎間 (1622~1644),七種

        1、螭紋碗

        馬公出水

        風柜出土

        同類器見于澎湖馬公港與澎湖風柜遺址,風柜遺址年代為明末天啟二到四年 (1622~ 1624)。

        2、壽字紋小盤

        馬公港出水

        風柜遺址出土

        馬公港出水約有十件,風柜出土數(shù)件,風柜遺址年代為天啟二至四年 (1622~1624)遺址物。

        3、三義輪狀紋碗

        風柜出土(1,2)

        越南會安

        三義輪狀紋碗,出土于澎湖風柜(1622~1624),見于荷蘭白獅號沉船 (1613),越南會安遺址 (1590~1630),為萬歷末到天啟初產(chǎn)品。

        4、嬰戲紋碗

        馬公出水(1,2)

        風柜出土

        見于澎湖馬公港與風柜遺址。風柜出土物提供精確的年代依據(jù),為1622~1624,天啟初。

        5、赤壁賦圖紋碗

        馬公港

        越南會安

        馬公港出水赤壁賦圖文碗,相同器物出土于越南會安。二者同樣胎厚器大,底部有沙,同樣在碗心繪獅,外壁文字與繪圖的部位相同,文字從口緣寫至圈足邊緣,應為同窯同時之器。越南會安遺址的年代是1590~1630,萬歷末到天啟初。?

        6、青花立鳳牡丹大盤

        臺海出水

        風柜出土青花立鳳牡丹大盤一

        越南沉船

        青花立鳳牡丹大盤出水于臺灣海峽,出土于澎湖風柜。風柜出土器物屬1622~1624年,平和縣南勝鎮(zhèn)1614年墓出土數(shù)件相同器物,同樣器物見于1613年白獅號沉船,越南Binh Thuan沉船(1573~1620)。?四處出土物顯示此種器物約為1614~1624,萬歷末到天啟四年。

        7、串枝白梅碗

        澎湖鎮(zhèn)海出土

        風柜出土

        相同器物出土于日本大阪府堺市,日本島根縣。前者年代為1626~1647,后者約為1644,符合風柜遺址年代(1622~1624),屬萬歷末期到天啟初期。

        (三)第三階段,1645~1660,四種

        1、排點紋青花碗

        澎湖馬公出水

        宜蘭淇武蘭出土

        臺南社內(nèi)出土

        排點紋青花碗出水于澎湖馬公港,出土于宜蘭淇武蘭遺址以及臺南社內(nèi)遺址。同樣的排點紋青花碗出土于福建漳浦縣湖西鄉(xiāng)崇禎十五年(1642)墓。?菲律賓出土相同器物屬16世紀中期,?日本出土相同器物屬16世紀后半至17世紀初。?綜合各地出水出土記錄,集中于16世紀后半葉到17世紀初,晚至17世紀中期,嘉靖中期到崇禎末期之器物。

        2、線環(huán)青花碗

        馬公港

        大道公遺址

        五間厝遺址

        淇武蘭遺址

        越南沉船

        線環(huán)青花碗出水于澎湖馬公港,出土于臺南科學園區(qū)五間厝遺址、五間厝北遺址、臺南社內(nèi)遺址,以及宜蘭淇武蘭遺址。出水記錄有,越南Binh Thuan號沉船(1573~1620),?以及Hatcher號沉船(1643),其年代約為1620~1650年間,天啟到永歷初 (順治初)。

        3、加官進爵紋青花碗

        馬公港出水

        臺南社內(nèi)

        菲律賓出水

        出水于澎湖馬公港,出土于臺南社內(nèi)。同樣特征的器物出水于菲律賓巴拉望省(Palawan)西部海域16世紀沉船(附圖),?為明早、中期產(chǎn)品。此種器物各窯多有制作,延續(xù)年代較久,而臺澎出水出土器的風格推斷為明代晚期天啟、崇禎間產(chǎn)品。

        4、鳳紋青花碗

        馬公港

        臺南社內(nèi)遺址

        Hatcher號出水

        出水于馬公,出土于臺南社內(nèi)遺址。相同器物見于1643年Hatcher號沉船(附圖),當屬1640~1650間,崇禎末到永歷 (順治)初。

        (四)第四階段,1661~1690,六種

        1、彩繪花草紋瓷盤

        麥寮出土彩繪花草紋瓷盤

        碗窯山彩繪折枝花開光大盤

        云林麥寮出土彩繪錦地開光花草紋瓷盤,此處文化層,經(jīng)碳十四測定年代距今340年,約當公元1662年,永歷十六年鄭成功在臺期間

        2、蓮花托壽紋青花碗

        馬公出水

        南科出土

        越南1690沉船

        蓮花托壽紋青花碗出水于馬公港,出土于臺南南科遺址。

        類似青花碗見于福建平潭島碗礁一號沉船 (1690), 以及越南海域1690年越南頭頓號 (Vung Tau)沉船 (附圖),當屬十七世紀末葉,清初康熙中葉。

        3、山水紋碗

        馬公出水

        左營出土

        南科道爺出土

        澎湖中西村

        越南1690沉船

        此類青花碗出水于馬公港,出土于澎湖中西村,左營鳳山舊城,臺南科學園區(qū)道爺遺址。相同器物出水于1690年沉沒的越南頭頓號 (Vung Tau)沉船 (附圖),屬清初康熙中期。

        4、秋葉紋盤

        澎湖通梁

        南科出土

        社內(nèi)出土

        左營

        越南1690沉船

        秋葉紋盤出土于澎湖通梁,臺南南科,臺南社內(nèi),高雄左營,相同物出水于越南1690年頭頓號沉船,當屬康熙中期。

        5、太極與八卦紋碗

        馬公港

        臺南南科

        碗礁一號

        太極八卦紋碗出水于1690年沉沒之碗礁一號,碗礁一號出水物可能為景德鎮(zhèn)產(chǎn)品,漳州窯同形同紋之器物,可能同時或稍晚,康熙中葉之產(chǎn)物。

        6、壽款吉祥文青花碗

        馬公

        社內(nèi)

        高雄湖內(nèi)

        越南1690沉船

        壽款吉祥文青花碗出水于馬公港,出土于臺南社內(nèi),高雄湖內(nèi)鄉(xiāng)寧靖王墓。寧靖王逝于1683年,海外發(fā)現(xiàn)于日本鹿兒島縣吹上濱沉船遺物,為1660年代之物,越南頭頓號(Vung Tau)沉船沉沒于1690年,知此物屬1680~1690前后,清康熙中期。

        臺澎出土出水漳州窯瓷器的歷史意義

        前述臺、澎出土出水漳州窯瓷器代表性標本66件,取樣于馬公港127件,風柜遺址180件,以及各地較為零散的發(fā)現(xiàn),估計九處遺址,所有漳州窯,應有一千件以上。

        這一千件漳州窯瓷器,從明中期直到清初康熙中期,產(chǎn)于漳州臨山的六個縣,運到月港,航渡黑水溝,運販到澎湖,再渡過臺灣海峽,到達臺灣中部、南部,以及東部。

        這一段長時間,兩個地區(qū)的交通關系,含有若干獨特的歷史意義,其主要意涵有三:

        一、漳州瓷窯的活力

        漳州地區(qū)生產(chǎn)陶瓷,早在宋元時期便有,但其活力與成就不若泉州,也不如閩北。進入明末,漳州窯區(qū)迅速發(fā)展,在福建是一支獨秀,在整個中國,只有景德鎮(zhèn)可以較量。

        17世紀販賣瓷器的荷蘭人,分中國瓷器為二類,一為 “細瓷”(fine porcelain),另一種為 “粗瓷”(coarse porcelain),細瓷指的是景德鎮(zhèn)瓷器,而粗瓷指的是漳州窯瓷器。

        景德鎮(zhèn)一向講求慢工細活,工整精致,其所以然者,以其瓷土佳,青料上選,銷售網(wǎng)廣大。漳州窯不同,瓷土質(zhì)量不如江西,青料質(zhì)量不如江西,國內(nèi)市場不大。

        漳州窯無法與景德鎮(zhèn)競美爭秀,質(zhì)量粗放,世人多以粗品視之,然則其中別有自然之致,并可尋得寫意之佳作。16、17世紀,海外貿(mào)易機緣漸出,漳人掌握時機,快速制成,大量銷售。

        求快、求量,而不著重質(zhì)量,其實是福建陶瓷的特色。宋元時期,泉州港為中國第一大港,且為天下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港。港口惠于商品交換,尤惠于中國特有,而數(shù)量龐大之商品,斯為陶瓷。宋元福建沒有浙江龍泉窯的高質(zhì)量的青瓷,沒有江西景德鎮(zhèn)高質(zhì)量的青白瓷,于是模仿龍泉而制作福建特色的青瓷,模仿景德鎮(zhèn)而生產(chǎn)福建特色的青白瓷,另一方面大量制作福建特色的黑釉瓷器。宋元泉州附近生產(chǎn)青瓷、青白瓷與黑釉,但不同于龍泉青瓷與景德鎮(zhèn)青白瓷,質(zhì)量較遜,但大量生產(chǎn)。明末清初漳州,有一專屬港口——月港,出口需求大,短時間內(nèi),迅速發(fā)展,模仿景德鎮(zhèn)之青花,不求質(zhì)量,但求快速生產(chǎn),大量外銷,搶奪明末清初的陶瓷貿(mào)易的大部分市場。其景況仿佛宋元泉州,而更為急進,更為直接。

        二、與月港的海貿(mào)活動相輔相成

        明隆慶元年 (1567),取消海禁,開放洋市,頒布月港為中國唯一對外交通口岸,準許商人經(jīng)營海外貿(mào)易。從此直到清康熙中葉,一百五十年間,月港獨領風騷,總攬中外貿(mào)易交通。

        閩南漳泉濱海,“州南有海浩無窮”,宋元以來便是貿(mào)易海外之港澳;宋元泉州為天下第一大港,漳州也有陶瓷生產(chǎn)并外銷, “泉漳一帶……番舶通行”。但是宋元期間,漳州只是泉州的配角,進入明代,才有改觀。明景泰間,漳州沿海發(fā)展成為走私貿(mào)易重要據(jù)點,“民多番貨”。成化、弘治間,“人煙輻輳,商賈咸集”,號稱 “小蘇杭”。正德、嘉靖間漳州已成福建最主要的對外貿(mào)易基地。因為這些背景,始有隆慶開港月港之局,明末清初的海外貿(mào)易的出口商品,有農(nóng)產(chǎn)品蔗糖、柑橘、荔枝、煙草,有手工業(yè)產(chǎn)品絲絹與瓷器。農(nóng)產(chǎn)品為福建特產(chǎn),手工業(yè)產(chǎn)品之紗絹為漳州特產(chǎn)。瓷器產(chǎn)于漳州,其質(zhì)量不若景德鎮(zhèn),外銷量原本不大,但在月港為合港唯一港口之后,情勢為之一變。

        從宋元到明清,瓷器一直是海外貿(mào)易的主要角色,因為瓷器是中國特有,并且作為工業(yè)產(chǎn)品,可以量產(chǎn),成為海外貿(mào)易之高利潤商品。泉州與閩北瓷器,質(zhì)量高于漳州,漳州陶瓷之銷售海外者,非常有限。到了明代,泉州與閩北陶瓷趨于沒落,品質(zhì)較好的德化窯,也不甚發(fā)達,且距月港較遠,于是漳州府山區(qū)諸縣窯口的產(chǎn)品成為月港外銷商品的主角。

        景德鎮(zhèn)青花,質(zhì)量高,有其市場,但價格較高,產(chǎn)地又遠,商家采購量一般不大,反而大量采購廉價的次級產(chǎn)品,于是鄰近月港的漳州窯得到發(fā)展的空間。漳州窯以量取勝,大量生產(chǎn),低價出售,大量外銷,反而成為外銷商品的主角。

        漳州窯因為月港的獨尊地位,而得以大幅度發(fā)展,月港也因為漳州窯提供大量商品,支持出口貿(mào)易,相輔相成,相依為命,自始及終,百有余年。

        三、達成兩岸交通的歷史使命

        澎湖、臺灣出土出水的漳州窯瓷器達成了海峽兩岸交通的重要任務,其可得而言者凡三:

        (一)前無古人,漳州窯瓷器是大陸貨物進入臺灣本土的急先鋒

        大陸貨物經(jīng)船只運到澎湖,始見于10世紀末期,即五代十國晚期,且遺留文物甚多;其后,宋元時期有更多的大陸貨物運到澎湖。元末明初,大陸文物絕少出現(xiàn)于澎湖。明代中期,漸有大陸文物遺留在澎湖。

        從五代十國到明代中期,大陸文物遺留在澎湖的地下;另一方面,五代十國到明代中期的大陸陶瓷,也遺留在澎湖與臺灣之間的海域。這些文物遺留的現(xiàn)象說明,大陸船舶經(jīng)過臺灣海峽航行到澎湖。

        但是,在臺灣本島,五代十國時期的器物不曾發(fā)現(xiàn);宋元到明代中期的遺物很少量,主要還是在北部海岸,中南部僅有零零星星的遺留。出土遺物顯示,從宋元直到明代中期,少量的遺留文物,可能是偶發(fā)的事件而留下來的。

        明代中晚期,嘉靖到萬歷間 (1550~1619),情勢為之一變。漳州窯瓷器,從月港出航,到達澎湖馬公港之后,領先群倫,渡過臺灣海峽,航行到臺灣西部海岸,進入臺中清水;不僅如此,月港的帆船帶著漳州窯瓷器,沿著臺灣海岸繼續(xù)向北航行,繞過臺灣北海岸,直到臺灣東部的宜蘭。

        漳州窯瓷器搭乘月港的帆船,克服種種困難,突破種種障礙,渡過臺灣海峽登陸臺灣,開創(chuàng)了海峽兩岸大規(guī)模的交通與經(jīng)貿(mào)交流的局面。

        (二)漳州窯出入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地之后數(shù)十年才大規(guī)模進入臺澎

        日本所見中國歷代外銷陶瓷,唐、宋以來器物歷代不絕,且大量存在。日本與臺灣之間的琉球及澎湖都有中國古陶瓷,年代從北宋、南宋、元代、明清不絕。菲律賓出土中國陶瓷始見于晚唐,宋元大盛,明清不絕。印度尼西亞出土出水的中國陶瓷,從漢代到明清,不曾斷絕,數(shù)量龐大。以各時代器物的數(shù)量與種類而論,似乎印度尼西亞第一,日本第二,菲律賓第三。

        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都有許多漳州窯瓷器出土出水,其中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有專書介紹其地出土各式各樣的漳州窯瓷器。

        以菲律賓而言,其專書 《菲律賓發(fā)現(xiàn)的漳州窯》介紹菲律賓出土出水的漳州窯完整器176件,種類繁多,美不勝收。較之臺澎,其引人注目者有三:

        1、臺澎見到的,菲律賓都可得見;而大量菲律賓出現(xiàn)的,卻不見于臺灣。

        2、菲律賓漳州窯專書列舉代表性的完整器175件,且多佳器,而臺澎看到的漳州窯完整器不出十件,且多小件,品質(zhì)也不及。

        3、菲律賓發(fā)現(xiàn)的漳州窯瓷器的年代,可以追到嘉靖年代,而數(shù)量不少,下及萬歷、天啟、崇禎,以至南明與清初,時代完整,而上限超過臺灣甚多。

        臺灣與外界交通甚晚,大陸陶瓷在臺灣外圍遠近各處出沒,直到16、17世紀之交,才以漳州窯為前鋒,進入臺灣。

        (三)后有來者,漳州窯瓷器引領大陸船舶進入臺灣

        漳州商人在16、17世紀之交把瓷器輸入臺灣,接著,在17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輸入澎湖馬公、鎮(zhèn)海,臺灣安平等地。同時,荷蘭人以澎湖風柜與臺南安平為基地,大量進口漳州窯瓷器轉(zhuǎn)售。17世紀中期,漳州窯瓷器陸續(xù)被販至馬公、臺南善化、新市一帶,以至臺灣東海的宜蘭。17世紀晚期,漳州窯瓷器輸入澎湖島 (中西村)、澎湖白沙島 (通梁)、臺南善化、新市、高雄 (湖內(nèi)、左營)、云林 (麥寮)等地。

        漳州窯瓷器進入臺灣,在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孤軍進入,摸索前進;當時,除了漳州窯瓷器未見其它窯口的陶瓷。到了17世紀20、30年代,除了漳州窯,加入閩北邵武窯,以及景德鎮(zhèn)窯。18世紀以后,福建德化窯迅速發(fā)展,產(chǎn)品大量外銷,進入臺灣;接著,其它窯口的瓷器陸續(xù)加入,四百年持續(xù)不斷。

        漳州窯領先并引領大陸商品進入臺灣,打開了海峽兩岸交通和經(jīng)貿(mào)大規(guī)模交流的局面。

        補充文獻呈現(xiàn)古史

        地下文物,是印證歷史,補充文獻,訂正謬誤的有力憑據(jù)。

        歷來,多少人依據(jù) 《三國志》記載,孫權 “遣將軍衛(wèi)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得夷洲數(shù)千人還。”謂三國 “夷州”,乃今臺灣。

        許多人依據(jù) 《隋書·煬帝紀》與 《東夷列傳·流求國》所載:“大業(yè)三年…朱寬使于流求國。六年……陳棱……擊流求?!闭J為隋軍所至流求,乃今之臺灣。

        有人依據(jù)唐代施肩吾的 《島夷行》:“腥臊海邊多鬼市,島夷居住無鄉(xiāng)里;黑皮少年學采珠,手把生犀照咸水?!闭J為施肩吾到過澎湖。

        事實上,三國與隋代之說,記載不清不楚,而考古證據(jù)一無所有。唐代施肩吾的說法則是南宋開啟的一場誤會。

        南宋的人還沒有到過臺灣。宋代最貼近臺灣的記錄是南宋 《諸蕃志》“毗舍耶”條:“毗舍耶,語言不通,商販不及…彭湖,……與其國 (毗舍耶)密邇,煙火相望”。……毗舍耶指的是澎湖對岸的臺灣,但 “商販不及”,并無往來。

        《元史》卷210《瑠求傳》,載元初征討 “瑠求”;《島夷志略》載元末 “琉球”,雖然多被視為今之臺灣,其實,文獻漏洞百出,考古無證。

        文獻記載閩人航到澎湖來到臺灣的確切記錄,始于16世紀中末期。

        萬歷元年 (1573)“潮賊林道干勾倭寇突犯漳泉海洋,竄據(jù)彭湖,尋投東番。”“萬歷二年……福建海賊林鳳自彭湖往東番魍港。”“萬歷三年……??芰著P……留船于魍港為窟宅。”

        萬歷二十一年 (1593)福建巡撫許孚遠云:“有小番,名雞籠、淡水,地處北港捕魚之處?!比f歷二十三年 (1595)許孚遠也提到閩南之民 “北港捕魚,及販雞籠、淡水”。

        萬歷三十年 (1602)陳第 《東番記》載 “東番夷人……居彭湖外洋海島中,起魍港、加老灣,歷大員、堯港、打狗嶼、小淡水、雙溪口、加哩林、沙巴里、大幫坑,皆其居也?!尉改?,……始通中國,今則日盛,漳、泉之惠民,充龍、嶼烈諸澳,往往譯其語,與貿(mào)易”。進一步記錄閩人進入臺灣的地點多達十處。

        上述嘉靖??荜惱蠟檎馁\,潮賊林道干犯漳,萬歷初林鳳為福建海賊,均與漳州密切相關。

        許孚遠記錄萬歷間閩人活動,所指應為漳州月港,因為月港為當時中國唯一合法對外貿(mào)易港口。陳第 《東番記》更指出,來到臺灣的閩人為 “漳、泉”之民,漳州為主。漳州人在16世紀末已經(jīng)熟知臺灣三處地名,17世紀之初,進而熟悉臺灣南北十處地名,而且通 (譯)其語。如此熟悉,通譯語言,當非始于萬歷三十年 (1602),或萬歷二十一年(1593),當有二十年以上之摸索嘗試。陳第云,其始在嘉靖末 (1550~1566),與林道干之活動記錄符合;與臺中清水出土漳州仕女紋小盤年代吻合。

        尤有進者,陳第所云 “嘉靖末…漳、泉之惠民,以瑪瑙、磁器、布、鹽、銅簪環(huán)之類,易其鹿脯皮角?!标惖谒?“磁器”,根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除了漳州窯別無他窯。文獻的記載與臺澎發(fā)現(xiàn)漳州窯完全符合。

        各種出土出水文物訂正學界對于文獻解讀之謬誤,16世紀之前罕見兩岸交通。漳州窯的出土出水,印證 《備倭圖記》、 《重修福建臺灣府志》、《明神宗萬歷實錄》,以及許孚遠、陳第之撰述,并且補充若干文獻未及之遺址,如17世紀中晚期到18世紀初,漢人最早到之地,除了澎湖馬公還有臺中清水,宜蘭淇武蘭等地。

        結(jié)語

        中國的海外交通,在宋元期間已經(jīng)蓬勃發(fā)達,宋元之人往來朝鮮半島、日本、琉球、澎湖、菲律賓、印度尼西亞、中南半島,以至印度洋諸國,但是在臺灣只有零星的間接的少量接觸。

        直到明代中期,大陸商船往返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甚至到達澎湖,但是對于臺灣,仍然屢過其門而不入。終于,在嘉靖末,大陸船只到達臺灣,貿(mào)易進入臺中清水等地。隆慶元年,月港開禁,萬歷年間發(fā)展,漳州窯瓷器搭載月港的船只進入臺灣的北港、雞籠、淡水,以及宜蘭淇武蘭等地。而后百余年間,漳州窯瓷器率先大規(guī)模進入臺灣,后來,邵武窯、景德鎮(zhèn)窯、德化窯等陶瓷,以及各種產(chǎn)品進入臺灣。

        海峽兩岸近在咫尺,幾百年前,是月港的船只用漳州窯瓷器掀開了這神秘之島的面紗。漳州窯瓷器打開的這一個局面,為臺灣開拓史樹起一座里程碑,啟動四百年的開拓。此種開創(chuàng)格局與貢獻,借用沈葆楨的話來說,是 “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

        注釋:

        ①陳信雄:《澎湖馬公港出水文物調(diào)查研究》結(jié)案報告,一,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07;陳信雄:《澎湖馬公港出水文物調(diào)查研究》結(jié)案報告,二,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09。

        ②劉益昌、顏廷伃:《雷厝遺址發(fā)掘報告》,《田野考古》,八卷一、二期,頁95~122。

        ③福建省博物館:《漳州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圖版14-1,1。

        ④福建省博物館:《漳州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圖版87-1。

        ⑤福建省博物館:《漳州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圖版67-1,74-2,大瓏窯青花碟。

        ⑥ 《田野考古》編輯委員會:《田野考古》,卷9,1,2期,2004,圖版48,31,85,59。

        ⑦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fā)展基金會:《第一級古跡臺灣城殘跡(原熱蘭遮城)城址初步研究計劃成果報告書》,成大研究發(fā)展基金會,2003,頁2~34,35,圖版60。

        ⑧平和縣窯口見于:南勝鎮(zhèn)花仔樓窯(十例),五寨鄉(xiāng)二瓏窯(六例),五寨鄉(xiāng)大瓏窯(五例),五寨鄉(xiāng)通坑窯(一例),五寨鄉(xiāng)洞口窯(一例),五寨鄉(xiāng)后巷窯(一例),五寨鄉(xiāng)碗窯山窯(二例),五寨瓏仔山窯(一例),平和官峰窯(一例),平和五寨窯(二例)。

        ⑨福建省博物館,《漳州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頁110。

        ⑩小川光彥等,《フィリピン.サンイシドロ沉船の陶磁器》,頁99冩真1-2,頁102,冩真4-21。

        臺灣成功大學歷史系)

        責編:鐘建華

        猜你喜歡
        澎湖沉船漳州
        澎湖緣
        沉船的啟示
        會講故事的澎湖
        海峽姐妹(2019年6期)2019-06-26 00:52:44
        南康漳州龍
        大陸航空首航臺灣澎湖
        福建漳州面煎粿
        漳州:原中央蘇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底沉船
        琴童(2016年4期)2016-05-14 10:58:54
        沉船探秘
        在路上
        在线免费毛片| 日日摸天天碰中文字幕你懂的|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 久久香蕉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 3亚洲日韩在线精品区| 亚洲24小时免费视频|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欧美freesex黑人又粗又大| 亚洲国产精品悠悠久久琪琪| 澳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综合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蜜芽|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观看| 202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亚洲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页|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视频| 国产如狼似虎富婆找强壮黑人| 国产丝袜在线精品丝袜不卡|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ⅴ| 亚洲成人av一区免费看| 国产太嫩了在线观看| 竹菊影视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少妇| 台湾佬娱乐中文22vvvv| 亚洲狼人社区av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一区| 亚洲综合成人婷婷五月网址| 天天爽天天爽天天爽| 淫妇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一区二区亚洲熟女偷拍|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天美传媒| 免费又黄又爽又色的视频|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播放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尿失禁| 四房播播在线电影| 国产极品视觉盛宴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伊成久久人综合|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