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詩玲
重慶市中醫(yī)院(重慶 400021)
中風患者早期康復鍛煉的中醫(yī)護理
藺詩玲
重慶市中醫(yī)院(重慶 400021)
中風 康復 鍛煉
中風治療過程中的康復訓練和護理直接影響到疾病的療效。做好護理工作對提高療效、避免并發(fā)癥、減少后遺癥等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本院針灸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中風偏癱患者60例,經積極治療和護理,取得較滿意效果?,F(xiàn)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本組60例均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齡42~92歲,平均54.50歲;均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中風病診斷標準,并經頭顱cT及MRI檢查證實為腦卒中,病程1d至3個月,均有一側肢體偏癱,部分伴有和語言障礙和口眼歪斜。經過早期康復及護理,肢體功能恢復良好,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提高,步行恢復40例,坐位及站位達到平衡53例;2例發(fā)生肩手綜合征,10例存在有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2.1 一般護理 病室宜清潔、安靜,急性期絕對臥床休息,避免搬動,昏迷、神志不清或不配合者床邊加床欄,以防墜床,協(xié)助患者翻身,床鋪要平坦、整潔,以防發(fā)生褥瘡?;杳哉呒佑萌殳彿乐蝺x。
2.2 心理護理 中風患者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受到限制,正常的社會交往中斷,情志上可能發(fā)生一些變化,此時護理人員要熱情、細致地對待患者,避免其過度悲傷恐懼,使其消除緊張急躁情緒,安心養(yǎng)病。
2.3 飲食護理 對病情輕者,囑其家屬以衛(wèi)生、新鮮的清淡素食為主,避免攝入過多的動物脂肪及雞、牛、羊等肉類,禁煙酒、濃茶、咖啡等刺激品。對昏迷患者,根據病情給予飲食調護:如需去內熱、化痰濕、散瘀血者,除鼻飼混合奶外,每日應添加菜湯或綠豆湯、鮮榨果汁等200mL、竹瀝水40~80mL,或者在醫(yī)師指導下以三七粉1~3g送服;如需清熱育陰、健腎和胃為主的患者,除鼻飼混合奶外,每日還可用山楂、山藥煮湯200 mL鼻飼。采取低鹽低脂飲食,減少對血壓血脂的影響,減少中風的復發(fā)。
2.4 預防褥瘡 必須作到勤翻身,對神志昏迷者要檢查皮膚、衣服、被單是否干燥和平整,當受壓皮膚發(fā)紅時,應用手掌按摩,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對尿失禁者,可定時采用便器,對骨突受壓處均墊以海綿及軟枕等。
中風急性期患者應臥床休息,一般中經絡者發(fā)病3d左右病情穩(wěn)定后,應鼓勵和協(xié)助其進行肢體功能鍛煉和語言功能訓練;中臟腑昏迷者在其病情穩(wěn)定后介入康復鍛煉。通過主動及被動鍛煉,可促進癱瘓肢體的功能恢復,防止癱瘓肢體的攣縮,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并使患者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疾病,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
3.1 健康教育 首先為患者及其家屬實施健康教育,相當一部分患者及其家屬對肢體或言語功能鍛煉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仍按傳統(tǒng)方式照顧患者,給其喂飯,穿衣洗漱,患者也理所當然地接受照顧。通過積極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促使患者積極進行功能鍛煉,盡早康復。
3.2 語言訓練 失語是中風患者的常見癥狀,患者因缺乏與家人及朋友的交流而感到孤獨、抑郁,從而影響語言功能的恢復。面對此種情況,護士應不厭其煩地對患者進行語言訓練,而且要象和正常人交談一樣進行,但語速要慢,語句要短,教會患者通過口形及聲音支配,控制唇舌運動,練習發(fā)音,由簡入繁,逐漸強化大腦皮層,建立新的興奮灶;指導練習舌及口腔肌肉的協(xié)調運動,如反復卷舌及舌的左右運動以促進患者發(fā)音。注意觀察患者的口型,一個字一個字的訓練,要求患者有回應的時間,當患者發(fā)出語言時應給予鼓勵,激發(fā)其積極性,使其主動地配合。
3.3 偏癱的功能訓練 一般訓練:加強患肢功能鍛煉,對于半身不遂者,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致殘率?;顒影c瘓肢體訓練方法是由健側到患側,防止肌肉關節(jié)攣縮,患肢置于功能位,勿使肢體關節(jié)扭轉、彎曲由大關節(jié)到小關節(jié),運動幅度由小漸大,并囑患者用力,盡量使癱肢的肌肉收縮,以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同時對肢體的小關節(jié),如肘、指、踝關節(jié)活動要特別注意,按規(guī)定每個動作各做50~100次。鼓勵患者想象肢體運動,要求患者先練習翻身及起坐等動作,然后逐步過渡到練習站立、扶物步行、用手抓握物品等活動;要求患者慢慢學會洗臉、刷牙、穿衣、進食、如廁等日常生活活動,增加患者對癱肢的感覺和認知;要求患者盡量使用患肢,指導患者健肢主動運動,逐漸達到能抬癱瘓肢體;鼓勵患者練習翻身及上下、左右移動身軀,訓練時以健側手抓住床邊、床欄或家人協(xié)助練習起坐;練習腰背肌和腹肌,要求患者下肢自由伸屈,立膝移動骨盆,下肢抬起離開床面,逐漸延長時間;作好坐起訓練、站立訓練、徒手訓練?;颊哂柧毣蚺c之交談時,應站在患者的患側,這樣不但可有效地幫助患者,還可以增加對患肢的感覺,有助于刺激患者使用患肢的作用。
早期康復鍛煉及中醫(yī)護理,對中風患者的康復有重要影響。通過早期的康復鍛煉及護理,能預防和減輕關節(jié)攣縮,改善肌張力,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康復護理的實施結果表明,大多數(shù)患者的運動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可有效減少致殘率。
筆者體會,對于中風偏癱、言語蹇澀患者,事實早期康復鍛煉,需要護士和患者家屬的密切配合,從生活、心理、功能鍛煉等各方面給予正確的指導和精心的照料,可幫助患者減輕因疾病導致的身心創(chuàng)傷,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早日恢復健康。
R248.1
B
1004-745X(2011)07-1204-01
201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