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苗
河南焦作市婦幼保健院 焦作 454000
循證護理對降低剖宮產率的影響
張育苗
河南焦作市婦幼保健院 焦作 454000
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對降低剖宮產率的影響,以便護理工作者對產婦實施有效的護理。方法選擇產婦1000例。分別對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產科護理等方面進行護理干預。結果經循證護理干預后產婦分娩率增加,產婦不良情緒減少。結論循證護理對降低剖宮產率有一定的意義,值得臨床上推廣。
循證護理;孕產婦;剖宮產率
隨著生活和醫(yī)療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減輕分娩過程中痛苦感,有些產婦直接選擇剖宮產,使剖宮產率迅速升高,有些醫(yī)院已達到了50%~70%[1]。為降低剖宮產率,2010-01~2010-12,我院對1000例分娩產婦進行循證護理,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分娩產婦1000例,年齡21~37歲,體質量54~76 kg。均行相關病史調查、常規(guī)體檢及實驗室相關檢查,排除頭盆不稱和明顯高危妊娠病情,臨產前無剖宮產指證。
1.2 方法
1.2.1 心理護理:產婦進入臨產前恐懼顧慮、精神緊張、身體和精神負擔加重,以焦慮和抑郁的心理最為常見。也有部分產婦擔心自然分娩不順利和并發(fā)分娩后遺癥以及害怕胎兒畸形等。對于分娩中的產婦也非常關心醫(yī)護人員的診療和助產水平,對分娩室環(huán)境存在陌生感,害怕難產,從而盲目選擇剖宮產。護理人員要及時對產婦進行心理疏導,幫助產婦消除恐懼心理,調動其積極情緒,使其放寬心境,提高信心。向產婦介紹產科整體環(huán)境、醫(yī)療設備、醫(yī)護人員及技術力量,講解自然分娩的好處及剖宮產的弊端。
1.2.2 健康教育:護理人員要熱情接待新入院產婦,給產婦創(chuàng)造安靜、溫馨、舒適的環(huán)境。有針對性的引導產婦正確認識自然分娩的好處,剖宮產的風險及危害。叮囑產婦多飲水,及時補充維生素,多吃新鮮水果和素菜。提醒產婦和其家屬,飲食結構要多樣化,擴大營養(yǎng)素的來源,不要加入過量油、糖、鹽。
1.2.3 產科護理:為產婦營造一個舒適而溫馨的分娩室環(huán)境,開展導樂陪伴分娩。向產婦耐心細致講解分娩相關知識,嚴密觀察產婦的產程并進行全面系統的監(jiān)護。分娩時指導產婦多進行深呼吸,吸氣后屏氣用力。若產婦腰骶部脹痛時,用拳壓迫腰骶,常能減輕不適感。宮縮間歇期指導產婦放松休息,恢復體力[2]。經常關懷產婦,當產婦出汗較多,護理人員要及時為產婦更衣擦汗。并及時向產婦及家屬提供產程進展方面的信息,耐心細致的指導,以增強產婦自然分娩的信心及勇氣。
1.3 觀察指標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由專人負責統計,在入院時及實施循證護理后分娩前各進行1次,分別觀察記錄產婦選擇的分娩方式及心理狀況。
1.4 數據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入院時及接受循證護理后分娩前選擇的分娩方式 見表1。
表1 入院時及分娩前產婦選擇的分娩方式比較 [例(%)]
2.2 產婦入院時及接受循證護理后分娩前心理狀況 見表2。
表2 入院時及分娩前產婦不良情緒的比較
3.1 剖宮產率上升的原因
3.1.1 孕產期健康教育不到位:產婦缺乏醫(yī)學科學知識,沒有得到較好的宣傳教育。在試產期的產婦在心理上存在恐懼,不能耐受疼痛以及對疼痛的懼怕,使產婦及家屬對自然分娩的期望降低而選擇剖宮產。這主要是對自然分娩認識不足,缺乏信心,認為剖宮產安全,無痛苦,對小孩有利[3]。
3.1.2 社會原因:一些負面宣傳報道,對自然分娩的認識發(fā)生錯誤,讓產婦誤認為剖宮產才能避免分娩的痛苦或減少對胎兒的傷害。有的醫(yī)生為了滿足產婦及家屬的要求,為了避免醫(yī)療糾紛而不恰當的放松剖宮產指證。
3.1.3 產婦自身原因:產婦有恐懼、焦慮、怕痛、信心不足等心理特點,以致她們不愿忍受長時間的順產過程及漫長宮縮陣痛,也害怕產后影響體形。
3.2 護理效果 有研究[4]表明,降低剖宮產率的最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1)分娩期護理質量;(2)助產師技術,能力和態(tài)度;(3)健康教育,特別是產前教育,使產婦能自主選擇科學,合理分娩方式的產前教育。分娩是人類繁衍的自然生理過程,產力、產道、胎兒及待產婦的心理因素均可影響分娩[5]。本研究通過實施循證護理,包括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產科護理等,經分析可知,實施循證護理后剖宮產率明顯降低。
[1]周紅,王曉黎.陪伴待產及調整待產姿勢對降低剖宮產率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9):812-813.
[2]方梅.產前貼心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率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18,(32):4021-4022.
[3]張曉秋.產科護理新模式對降低剖宮產率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3(11):32-33.
[4]劉賢英.從分娩期護理看日本降低剖宮產率的途徑[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3):247-249.
[5]茅清.產科健康教育效果的調查[J].南方護理學報,2003,10(2):26-27.
R473.71
B
1007-8991(2011)06-0152-02
(收稿 201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