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假期參加義務勞動
每年6月到8月,有整整10周是屬于美國孩子的快樂時光。學校通常只有幾本暑期閱讀的書目要求學生去看,除此之外沒有什么作業(yè),孩子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
美國夏令營協(xié)會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每年有超過1100萬兒童與成人參加夏令營。很多孩子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夏令營。夏令營以玩為主,有音樂、運動、美術、科技、手工等。也有一些寓教于樂的補習文化夏令營,內(nèi)容有讀書、寫作、綜合訓練等。夏令營每天的必修課是游泳、野餐、打球和散步,還有不定期的劃船、滑冰或參觀博物館等活動。
大量的社區(qū)公益活動也是中學生們暑假的重要活動,主要有幫助社區(qū)打掃衛(wèi)生,到醫(yī)院看望病人,或是陪伴社區(qū)內(nèi)的孤獨老人、到動物庇護所照料傷殘小動物,等等。
許多學校對放暑假的中學生有這樣一條規(guī)定,就是假期里要幫助父母做家務。有的家庭要求孩子在暑假里至少每天幫助父母做一小時的家務,有的是兩小時,而做的家務則根據(jù)孩子的能力而定,比如布置餐桌、收拾餐具、洗碗,或是洗車、整理花園。
德國:參加暑期“磨難營”
德國中小學暑假有6周,一到暑假臨近,各城市教育部門都會制定一本“暑假活動冊”,里邊設計了適合孩子們的各種活動。這些活動大多由社會機構承辦,如科技協(xié)會、博物館、游樂場、學校、企業(yè)及大學等。組織人員既有老師、專業(yè)人員,也有大學生和家庭主婦。冊子里的活動項目很多:除了足球、游戲、舞蹈、騎馬、登山等,還有參觀汽車公司、消防隊、聽作家講故事等。每個想?yún)⒓踊顒拥暮⒆又恍杌s10歐元買一張“暑假活動卡”即可。有了這張卡,他們可以自由挑選活動項目。雖然每項活動要交納一定費用,但價格十分優(yōu)惠,一般只要幾歐元。
暑假期間,對于肥胖、不愛吃苦的孩子,很多家長傾向把孩子送到“磨難營”。這是由當?shù)厍嗌倌昃銟凡炕蛲榆妳f(xié)會等組織的。在那里,孩子們必須穿軍服、背登山包,去野外爬山、游泳、野營等,不僅練就好身體,還培養(yǎng)了堅強的意志和團隊精神。
日本:社會觀察比作業(yè)重要
日本有一項傳統(tǒng)的暑假作業(yè)叫做“自主研究”。原來,日本的公立學校除了少量書面作業(yè)外,還要求學生進行社會觀察或自由研究。研究題材不限,可以是暑假的一次旅游,也可以是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等,只要和社會有關就行。學校還要求學生把自己的觀察用書面或圖畫、照片等形式描述下來,開學時全班的作品都會被公開展示,讓學生很有成就感。此外,暑假期間有些學校要求學生讀書,寫一篇讀后感,其中部分作文還能被推薦參加作文比賽。有的學校還要求學生一定要完成一件手工作品,或每天記錄圖畫或日記等,形式多樣。
法國:啟發(fā)教育,以人為本
在法國,從小學到初中,學生的書就放在學校里,沒有家庭作業(yè),放學后的孩子們快活極了。法國公立圖書館系統(tǒng)完備,首都巴黎的各類博物館更是多如牛毛,在漫長的暑期里,學生們除隨父母旅游度假消暑之外,許多學生還利用這樣的自由時光,去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進行參觀學習,增長知識。18歲以下的人可以在這些館所免費自由出入。法國各城市圖書館的借書證全市通用,這給學生帶來極大的方便,隨便到一個圖書館就可以閱讀、借書。
旅游也是法國孩子假期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但學校和家長組織孩子們旅游度假更注重教育目的,通過有些自由浪漫的實踐,讓孩子增長見識,提高能力,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比如,法國葡萄酒享譽天下,不少中小學校利用假期,組織學生到法國西部或南部的葡萄酒產(chǎn)地進行工業(yè)旅游,對法蘭西民族的歷史和傳統(tǒng)進行具體而形象的了解。
芬蘭:盡情玩耍
“盡情玩耍,為秋天充電!”——這是芬蘭赫爾辛基市青少年事務中心暑假活動的宣傳口號。在長達兩個半月的暑假期間,玩耍成為芬蘭基礎學校(相當于我國小學和初中)孩子們暑期生活的主要內(nèi)容。赫爾辛基市青少年事務中心在市東郊建造了一個青少年活動公園,暑假期間對18歲以下孩子免費開放,每天都會吸引很多學生。在這個公園,女生可以參加手工課程,學做手鏈、做玩偶、指甲彩繪和印染畫等。男生可以學滑板、騎自行車和扔飛盤等。所需工具和器材都免費提供。不過,孩子們?nèi)绻炎孕熊嚮蛘呋迮獕牧?,必須在輔導員的指導下自己動手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