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實驗是物理教學的基礎,必須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意義,從而提高工作責任感,想方設法進行實驗改進和創(chuàng)新,通過改進實驗裝置,提高實驗效果,才能達到實驗教學的要求。
關鍵詞:初中物理 實驗準備 思考改進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初中物理教學是學生進入物理知識寶庫的入門和啟蒙,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興趣,具有初步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
準備實驗是實驗員的職責,如何才能做到按教材規(guī)定的實驗內(nèi)容準備實驗,首先實驗員要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努力鉆研學習,提高專業(yè)技術水平,學會實驗設計,發(fā)揮實驗員對實驗儀器和實驗操作比較熟識、熟練的優(yōu)點,大力開展實驗改進和實驗創(chuàng)新,才能有效地輔助教師搞好物理實驗教學工作。
一、改進實驗,方便操作
在演示“光是怎樣傳播的”的實驗中,光在空氣中的傳播,要求在暗室里演示,但課室和實驗室環(huán)境都不能滿足實驗要求,通常教師都采用在空氣中噴灑空氣清新劑之類來作傳播介質(zhì),但不夠穩(wěn)定和持久。改進的方法是:如圖1,利用一種輕木質(zhì)的酒類包裝盒子,尺寸約27cm×13cm×11cm,在其正面中間處開一個觀察窗口約12cm×6cm,用透明膠片粘貼,在盒子里面的一端裝一個掛鉤,用長尾夾夾著一段蚊香,兩頭伸出約2cm,點燃后放在掛鉤處,在另一端的中間開一個直徑與激光手電筒相近的照射孔,在上課前把蚊香點燃后合上蓋子,在課堂上,任何時間里都可以演示。
光的傳播演示盒的優(yōu)點是:1.盒子里的空氣足可以燃燒蚊香;2.因為盒子比較密封,煙霧保留持久。(注:在第一屆廣州市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實驗改進比賽中榮獲廣州市三等獎)
在研究“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之間的關系”的實驗中,應用安培定則判斷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關系時,有不少學生面對課本的平面圖比較難把握電流的方向,因為螺線管的纏繞方式和電流方向的變化組合,不能正確按照“讓四指指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的要求擺出手形,遇到了學習障礙,改進的方法是:制作一個螺線管立體模型,如圖2,利用廢棄了的數(shù)碼速印機版紙筒,在上面粘貼一塊與紙筒一樣長,寬15mm,厚度0.3mm鍍鋅板,用一根綠色的電線纏繞在紙筒上成螺線管狀,在紙筒的兩端約在3cm處做一個扣子,用螺絲把電線固定,電線的兩端伸出固定處約20cm,再在電線伸出10cm處,用0.3mm厚的鍍鋅板取約2cm長包裹在電線上,用紅色的膠片做2個箭頭和2塊寫上S、N磁極,再用小磁鐵粘貼在膠片背面,將箭頭吸在電線伸出處的鍍鋅板上,表示電流的方向,磁極吸在紙筒兩端的鍍鋅板上,表示螺線管兩端磁場的極性。學生通過用右手握螺線管立體模型,讓四指指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判斷螺線管的N極就很容易掌握。
螺線管立體模型優(yōu)點是:1.撥動箭頭可隨意改變電流方向;2.可以隨意改變磁極來判斷電流的方向;3.學生通過課間反復練習,很快掌握了要領。
二、實驗創(chuàng)新,激發(fā)興趣
在演示“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的實驗中,按課本圖9.6-2所示,把線圈放在磁場里,接通電源,線圈轉(zhuǎn)動到平衡位置時,會受到異性磁極相吸而貼緊磁鐵,效果不太理想,改進方法是:如圖3,用透明膠片制作一個線框,在框子底部中間插入一根外徑3mm,長度比框邊長3mm金屬管子,固定在框子里,作為線框的定位孔,在線框的凹槽里繞線圈,在蹄形磁鐵里面的底部用一小塊木板做一個平面,用粘膠固定,再用一根直徑2.5mm圓形金屬桿垂直插入平面的中心處固定,作為線框的定位軸,把線框插入定位軸上,接通電源,線框在定位軸上扭轉(zhuǎn)到平衡位置時,不能繼續(xù)轉(zhuǎn)動,線框不會被磁體吸引向一邊。
改進后實驗裝置優(yōu)點是:當線框轉(zhuǎn)到平衡位置時,不能繼續(xù)轉(zhuǎn)動,用手撥動線框可以感受到線框的兩邊受力大小相等,但受力方向相反。(注:在第一屆廣州市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實驗改進比賽中榮獲廣州市三等獎)
學生通過“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力”和“通電線圈在磁場中扭轉(zhuǎn)”的實驗,了解電動機的簡單工作原理,認識了電動機的基本構造,但對換向器的構造和作用,據(jù)教師反映學生很難明白,而實驗室只有小型電動機模型,不容易觀察和理解,因此,在原有“通電線圈在磁場中扭轉(zhuǎn)”的裝置上,通過加上換向器、電刷等構件,組成一臺磁懸浮電動機。具體方法是:如圖4,用U085蹄形磁鐵做電動機定子,在蹄形磁鐵里面放圖4的底部用木板做一個平面,平面與蹄形磁鐵垂直固定,在平面的中心處鉆一個孔,直徑5.1mm,作為轉(zhuǎn)子的軸孔;用木板10cm×7cm×1cm做一個底座,固定蹄形磁鐵;在蹄形磁鐵的開口處用木板做一個定位活動連接,再用木板9cm×9cm×1.2cm對稱固定在連接板上,作為操作平臺,在木板中心處開孔鉆穿,直徑18mm,再在木板一邊兩個角位置鉆直徑5mm孔,截兩根長度10cm,直徑5mm銅棒,一頭板牙,插入木板上用螺母緊固,套進電刷作為接線柱;利用舊揚聲器的磁鐵,直徑約5cm,可根據(jù)磁懸浮高度來定,直徑大用2塊,較小的用3塊,直徑大小一樣,在2塊磁鐵的內(nèi)孔用膠板填充固定,厚度與磁體相同;在一塊磁體的膠板上找出圓心鉆孔,直徑16.1mm,粘貼在平臺上,要求上下圓心一定要垂直;在另一塊磁體的膠板上找出圓心鉆孔,直徑4mm,板5mm螺紋,再在中心孔兩邊鉆直徑2.5mm的孔,用來引線到換向器;截一段45mm長,直徑30mm木質(zhì)的圓柱體,鉆中心孔,直徑5.1mm,要求內(nèi)外圓要保持同心,在旁邊鉆直徑2.5mm孔,用來引線到另一端,用0.5mm厚銅片剪兩塊T形狀,用來包裹在圓柱體上,用粘膠貼緊,兩個圓環(huán)接口用錫焊接,圓柱體形成了上下各一個圓環(huán),中間兩個半環(huán)的換向器;截20cm長,直徑5mm銅棒,一頭板牙約7cm長,作為電動機的轉(zhuǎn)動軸,再截一段20mm長,直徑16mm銅質(zhì)圓柱體,鉆直徑5mm中心孔,要求內(nèi)外圓要保持同心,在中心孔兩邊各鉆直徑2.5mm孔作引線孔,再在外圓中間做一個直徑3mm定位螺絲,要將螺絲頭沉入圓柱體,作為軸套,套在轉(zhuǎn)動軸上,調(diào)整好位置擰緊定位螺絲;將已做好的線框上下垂直鉆直徑5mm中心孔,套入轉(zhuǎn)動軸上,調(diào)整好位置用粘膠固定,作為電動機的轉(zhuǎn)子,在線框凹槽上繞線,引出線改用多股細的膠皮線,將一對引線穿過軸套,將另一塊磁體擰入有螺紋的轉(zhuǎn)動軸上,注意檢查上下磁體的極性要相對,將兩條引線穿過磁體膠板的兩個孔,再將其中一條引線穿過換向器,先把一個螺母擰至磁體上面,再將換向器套入轉(zhuǎn)動軸,上下引線用錫焊接在換向器上,然后用螺母擰緊固定,組裝完成后注意檢查各個位置是否正確,按壓一下轉(zhuǎn)子,看看磁懸浮是否適當,調(diào)整電刷松緊度,用手轉(zhuǎn)動轉(zhuǎn)子,轉(zhuǎn)動是否輕松,檢查好后,接通電源,電動機就可以連續(xù)旋轉(zhuǎn)。
磁懸浮直流電動機的優(yōu)點是:1.利用同名磁極的相互作用,把整個轉(zhuǎn)子承托起來,減小摩擦力,降低了機械能耗,所以用兩節(jié)干電池就可以轉(zhuǎn)動了;2.用兩個圓環(huán)可以完成課本P81頁,圖9.6-5的三個演示實驗;3.因為磁懸浮電動機的結構形式與前面的實驗比較緊湊,能直觀地觀察到在兩個圓環(huán)的狀態(tài)下,通電線圈在磁場中扭轉(zhuǎn);在換向器的作用下,當線圈轉(zhuǎn)過平衡位置時,能自動改變線圈中的電流方向,從而使線圈的受力方向一致,使電動機飛快旋轉(zhuǎn),學生容易理解,有良好的演示效果。(注:在第一屆廣州市初中物理自制教具比賽、實驗改進比賽中榮獲廣州市一等獎)
總之,在準備實驗工作中,要發(fā)揮實驗員自身的優(yōu)點,進行實驗改進和實驗創(chuàng)新,才能提高實驗效果,開齊、開足、開好實驗課,才能滿足實驗教學的要求,有效地輔助教師搞好實驗教學。
作者單位:廣州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