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鴿
(鄭州人民醫(yī)院兒科 河南鄭州 450003)
中國兒童的哮喘患病率約為0.5%~3.3%,占兒童非感染性疾病患病率的首位[1],全球哮喘防治創(chuàng)議(GINA)指出,對哮喘患兒及其家長進行哮喘有關知識、管理及治療是哮喘防治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對哮喘患兒及家長進行健康教育,減少哮喘的發(fā)病次數(shù),提高生活質量,尤為重要。筆者對 2008年至 2009年 54例哮喘患兒及其家長有針對性的進行健康教育,使他們了解有關哮喘疾病及其治療的基礎知識及保健知識,提高了對哮喘病的認識及預防、自我護理、自我保健的能力,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 2008年 12月至 2009年 12月入我院兒科住院治療的哮喘患兒 54例,年齡 3~13歲,均符合兒童哮喘診斷標準[2],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 28例,男 11例,女 17例,3~12歲,平均7.8歲;對照組 26例,男 13例,女 13例,3.5~13歲,平均 7.6歲,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等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綜合干預措施,即正規(guī)的健康教育(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設計個體化的指導)、規(guī)范化管理(建立個人檔案)及跟蹤隨訪(建立電話聯(lián)系,隨時了解治療的依從性),每月記錄兩組患兒的相關資料。隨訪期限為 6個月 ,6個月后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在發(fā)作次數(shù)、急診次數(shù)、住院次數(shù)、PEF情況。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統(tǒng)計學使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兒在發(fā)作次數(shù)、急診次數(shù)、住院次數(shù)、PEF情況比較,各項指標均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 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哮喘患兒各項指標比較(±s)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哮喘患兒各項指標比較(±s)
組別 發(fā)作次數(shù) 急診次數(shù) 住院次數(shù) PEF觀察組 1.87±0.23 1.34±0.18 1.02±0.11 87.23±1.23對照組 2.43±0.12 2.12±0.25 1.89±0.09 72.76±3.83 t 3.45 4.78 2.87 2.04 P <0.01 <0.01 <0.01 <0.05
哮喘是危害我國兒童健康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其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治療原則強調長期、持續(xù)、規(guī)范、個體化,護理人員進行健康教育時也應遵循這個原則。有效藥物治療的同時采取多種形式護理健康教育。同時由于患兒及家長對哮喘病的病因、病情嚴重程度認識不足以及在藥物的正確及合理使用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地妨礙了哮喘病的治療效果,而國內醫(yī)務人員普遍對這一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極大阻礙了此項工作的進一步開展。護士有充足的時間與患兒交流,可以根據患兒的自身情況開展個體化的健康教育。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健康教育后,觀察組患兒哮喘發(fā)作次數(shù)、急診次數(shù)、住院次數(shù)、PEF均低于對照組,此結果與近年來國外關于哮喘患兒健康教育研究結果一致[3],由此表明,我們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增進了患兒、家長、醫(yī)護人員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從而幫助患兒避免各種致敏原,控制哮喘癥狀,減少疾病發(fā)作,針對患兒悲觀、壓抑、焦慮、恐懼情緒給予心理支持,調節(jié)患兒的不良心理和情感狀態(tài),正確對待所患的疾病,從而減輕心理不良狀況,增強自信心[4];針對患兒個體對疾病知識、衛(wèi)生保健及健康行為的缺陷方面,教會患兒及家屬自我監(jiān)測病情,預防呼吸道感染,幫助患兒避免或除掉各種致敏原,減少對刺激物的反應,控制哮喘癥狀、減少發(fā)作次數(shù)、急診次數(shù),提高患兒生活質量。教育指導患兒合理飲食及適當加強體育鍛煉,同時鼓勵家屬參與教育計劃,并給患兒更多的關懷與照顧,激勵患兒提高自我護理能力,進而促進其健康行為。綜上所述,護理職責要求護理人員成為健康教育的主力軍。健康教育是治療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護理實踐中最成功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因此,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中,要加強對哮喘患兒的健康教育,幫助他們獲取健康知識,提高自我護理能力,最終達到自我保健、自我預防疾病的目的。
[1] Velsor FB,Pigott T,Srof B.Apractitioner-based asthma intervention program with African American inner-city school children[J].JPediaric Health Care,2005,19:163-171.
[2] 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兒童支氣管哮喘防治常規(guī)[J],中華兒科雜志,2004,41(2):100-106.
[3] Gibson PG,Ram FS,Dowell H,Asthma[J].Education Respiratory medicine,2003,97(9):1036-1044.
[4] 陳潔麗,陳招梅,趙菊琴,等.門診放療病人自我護理的指導[J].護理學雜志,2002,16(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