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醋溜族》的時候還不知道什么叫漫畫,只覺得那一個個用簡單線條勾勒出來的小人說的話、做的事很有意思,對于朱德庸想要在他們身上表達(dá)什么,也根本搞不清楚??吹降拇螖?shù)多了,就知道原來這幾個小人做主角的漫畫不是只有四格,而是有很多四格,再久點(diǎn)才明白,原來那是一部漫畫,它們其實(shí)是一本書,作者的名字叫朱德庸。
可能那個時候他就已經(jīng)很紅了,出書、賣錢、做采訪,只不過因?yàn)槲业哪挲g小所以沒有足夠成熟的心智去理解這些,加上沒有“漫畫”的概念,所以看《醋溜族》對我來說完全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只有某些雜志或者某些報紙上面刊登了他的四格漫畫,而且我又有足夠的運(yùn)氣遇到這些雜志或者報紙,那么我才能看他的漫畫,如果我不夠幸運(yùn),遇不到,也就看不到了。雖然每次看到他的漫畫都覺得很有意思,但是并不會狂熱到每天去追,本來嘛,小孩子的態(tài)度就是那樣,很多事情其實(shí)都可有可無的,不管這件事情對小孩子來說有多高興,因?yàn)橄乱幻肟赡苡懈吲d的事情發(fā)生,那么上一秒的事情也就會被淡忘了。
很多年以后看到了彩色的《醋溜族》,又總覺得沒有小時候看的過癮,不過好像跟心態(tài)有關(guān),比如我看到朱德庸的名字,然后我就會用我已經(jīng)基本成熟的心智去幻想這個故事會多有意思,然后短短的幾秒看完了之后會覺得,這件事情我也遇到過啊,就算再好笑也沒有辦法解決我面臨的問題,因?yàn)橛幸粋€詞叫“一笑而過”。幸好中國人不是一生出來就知道所有成語,否則我小時候看漫畫也不會覺得好笑。
這是第一次見朱德庸,但是事實(shí)上我并沒有覺得他是一個紅得發(fā)紫的漫畫家,他本人就好像他的黑白漫畫一樣,簡單隨性,不像很多大牌一樣,要跟人保持距離,要別人仰視,要有自己的理論,要有被崇拜的姿態(tài),跟這些相反,朱德庸反而在很多問題上想不通:比如到底是做小孩還是做大人。
“我的小孩沒有我幸福,我小時候家里有院子,不遠(yuǎn)處有河,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辈坏貌徽f朱德庸有“戀童癖”,所謂“戀童癖”就是說他很懷戀自己童年時候的事情和狀態(tài),不要曲解,所以做朱德庸的小孩肯定是幸福的——“我們家里沒有爸爸,我們家里就一個媽媽和兩個小孩。所以你說我如何擔(dān)任爸爸的這個角色,其實(shí)老實(shí)講我并沒有怎么擔(dān)當(dāng),大部分時間我也不愿意當(dāng),因?yàn)槲矣X得我做小孩都沒做夠,我何必要做爸爸?”如果每個人的童年都能有一個爸爸伙伴,少一個人來管制多一個人來溝通和游戲,那將是怎樣的幸福童年。
采訪的時候主持人總是要問朱德庸關(guān)于“幽默”的問題,其實(shí)我不覺得他幽默,只覺得他是在讓自己用單純的眼光和心態(tài)對待看到的和發(fā)生的事情,因?yàn)槟阒挥袉渭兞?,才能談幽默,否則只不過是處心積慮地搞笑。
所以你說我如何擔(dān)任爸爸的這個角色,其實(shí)老實(shí)講我并沒有怎么擔(dān)當(dāng),大部分時間我也不愿意當(dāng),因?yàn)槲矣X得我做小孩都沒做夠,我何必要做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