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阿波羅”計劃完成登月任務以來,有關登月的是是非非便一直沒有停息,登月騙局論者聲稱,登月的部分或全部證據(jù)均由NASA及其他參與成員偽造的。他們提出種種理論,暗示“阿波羅”宇航員并沒有登上月球,NASA等組織通過制造、銷毀或篡改包括照片、遙感記錄、實況轉播及巖石樣本在內的證據(jù),蓄意欺騙公眾,使其相信宇航員確實登上了月球,并且將這個騙局一直持續(xù)到了今天。
不過,“阿波羅”登月行動也有大量獨立證據(jù),因此不少人往往對那些騙局理論有所質疑;許多評論家已公開地、詳細地反駁了這個騙局。
這里有一組數(shù)據(jù)可供參考:1999年蓋洛晉民意調查發(fā)現(xiàn),89%的美國公眾認為登月行動真實可信,僅有6%的公眾不相信登月行動,5%的公眾不置可否。
登月騙局論的起源和歷史
比爾·凱恩出版的《我們從未登上月球:美國耗資300億美元的騙局》一書,是第一本與“阿波羅”登月騙局相關的書籍。這本書于“阿波羅”計劃結束后2年,即1974年出版發(fā)行。
1978年,美國影片《“摩羯星1”號》描述了“摩羯星1”號宇宙飛船的一段虛幻火星之旅,而“摩羯星1”號看起來非常像“阿波羅”飛船。民俗學家琳達·戴格認為該影片可能使得“阿波羅”登月騙局在“越戰(zhàn)”“水門事件”后愈發(fā)流行,因為這期間部分美國民眾都對官方說辭抱著懷疑態(tài)度。戴格寫道:“大眾媒體將這些只有部分真實的歪曲報道‘發(fā)射’至城市各個地區(qū),居住此地的人們往往會把他們的相關推測作為真理大肆傳播,并且大眾媒體也會對這些缺乏正確引導的人們產(chǎn)生可怕的影響力?!?/p>
安德魯·蔡金在1994年出版了《登上月球的人》。他在書中寫道,1968年“阿波羅8”號飛船開始繞飛月行時,人們已經(jīng)開始流傳類似的說法。
登月騙局種種
關于“阿波羅”登月行動,產(chǎn)生了各種不同的關于真假的辯論。沒有人能對這個騙局做出完整的說明,但是騙局論的支持者們主要關注與該行動有關的歷史記錄中的差錯和不一致的地方。其中一些想法及其最有力的證據(jù)如下:
完完全全的騙局——人類的登月計劃從頭至尾完全是偽造的。有人聲稱載人登月的技術具有不足之處,范艾倫輻射帶、太陽耀斑、太陽風、日冕物質拋射及宇宙射線等,都會使得登月之旅只能是異想天開。
部分真實/無載人的登月之旅——巴特·斯伯里指出,“阿波羅11”號飛船的宇航員及后來的宇航員通過攝影技巧制造了他們的繞月飛行及月球表面的行走,其實他們壓根兒沒有登上月球。這種說法的一部分內容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這些人承認發(fā)射器和月球上其他可見人造物體的存在。英國出版商馬庫斯·艾倫說:“通過高分辨率望遠鏡的證明,我認為的確有一些人造物體出現(xiàn)在了月球上?!彼又f,照片不能證明美國的飛船確實載人登上月球。“飛船到達月球確實沒有太大的問題,蘇聯(lián)在1959年就做到了這一點,難點是載人到達月球?!彼踔林赋?,NASA有一個運載機器人到達月球的任務,因為太空中的輻射能級對人類有致命的危險。另外一種說法就是,NASA及其合作者并沒有從“阿波羅1”號飛船的火災中盡快恢復,因此所有早期的“阿波羅”任務都是偽造的,只有“阿波羅14”號或“阿波羅15”號飛船才是第一個真正的登月行動。
實情被隱瞞的載人著陸——威廉·布賴恩認為,宇航員可能使用了從“被俘外星飛船”上所發(fā)現(xiàn)的技術而研制的“秘密的零重力裝置”,但是NASA被迫掩蓋這些事實及其他與地心引力和月球大氣存在關系的情況,以保持外來飛船的秘密。菲利普·勞羅斯在其著作《月球上的光亮》中寫道,宇航員并沒有登陸月球,但是為了防止其他國家從真實的照片中獲取科學信息,NASA才發(fā)布虛假圖片。
設下登月騙局的可能動機
支持美國政府偽造了登月行動騙局的人們提供了幾種設下該騙局的動機:
冷戰(zhàn)聲譽—一美國政府認為在與蘇聯(lián)的太空競賽中獲取勝利是至關重要的。登月行動具有風險,并且需要付出昂貴的代價,雖然約翰·肯尼迪總統(tǒng)的一句名言中說道,正是因為登月行動的困難性,美國才選擇去挑戰(zhàn)。但是,在蘇聯(lián)的嚴密監(jiān)視下,比爾·凱恩堅持認為,對于美國來說偽造成功的登月行動要比實際的登月行動來的簡單。
金錢——NASA為登月行動籌資約300億美元。比爾·凱恩聲稱這筆錢可能被用于賄賂大量相關人員以共同設下這個騙局。
風險一這種觀點認為早期太空計劃中,技術上遇到的難題是不可逾越的,即使擁有具備雄厚技術力量的技術小組及解決問題所需的資金仍無濟于事。
擾亂——根據(jù)支持登月騙局的人們的說法,美國政府受到越南戰(zhàn)爭造成的干擾,登月行動被迫停止,并取消了計劃任務。事實上,“阿波羅”計劃在越南戰(zhàn)爭結束前幾年就被取消了,這種說法顯然占不住腳。
兌現(xiàn)承諾——似乎是為了兌現(xiàn)肯尼迪總統(tǒng)在1961年做出的承諾:“在這個10年結束以前,實現(xiàn)載人登月并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標?!?/p>
編者:本期專題“時逾不惑:‘阿波羅’傳奇釋疑”是2009年7期“光輝歲月:從地球到月球”的姊妹篇,從另一個角度講述一個截然不同的“阿波羅”計劃。信或者不信,怕只有您自己拿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