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宇
2005年之前高水平運動員上大學條件更加寬松,形式更加自由,最近幾年隨著相關文件的出臺和規(guī)范,入學條件相對嚴格。
目前,中國體育健兒上大學的形式主要有六種:免試入學、單招、統(tǒng)招、特招、自學考試和成人高考,其中主要是免試入學。
免試入學
所謂的免試入學,是指符合標準的運動員與高等院校雙向選擇之后,通過正規(guī)手續(xù)的申請以及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兩家審批入學,不需參加高考。目前,這也是中國現(xiàn)役運動員和退役運動員上大學生的主流形式。
在國家體育總局的官方網(wǎng)站上,對運動員(包括退役運動員)免試入學有著詳細的說明:鼓勵運動員進入高等學校學習并通過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渠道就業(yè)。獲得全國體育比賽前三名、亞洲體育比賽前六名、世界體育比賽前八名和獲得球類集體項目運動健將、田徑項目運動健將、武術項目武英級和其他項目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的運動員,可以免試進入高等學校學習,高等學校還可以通過單獨組織入學考試、開辦預科班等形式招收運動員入學。一個重大的變化是,從2005年起,招生學校不再招收預科班學員。
優(yōu)秀退役運動員要申請免試入學,首先要聯(lián)系高校,獲得高校擬接收函。然后由運動員填寫審批表,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體育局向國家體育總局報送各項材料,體育總局審核、教育部審批同意后通知學校,由高校向運動員發(fā)錄通知。
2005年之前高水平運動員上大學條件更加寬松,形式更加自由,最近幾年隨著相關文件的出臺和規(guī)范,入學條件相對嚴格。不過,免試入學一直都是高水平運動員讀大學的主要出路。
單獨招生攬人才
這種情況主要出現(xiàn)在體育院校和師范院校的體育系、體育相關專業(yè),為了尋找到有體育專長、有培養(yǎng)價值的體育人才,很多體育院校(競技體校)會在全國各地選拔人才,把這些有潛力的學生選拔進來后,根據(jù)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相關規(guī)定,不必參加正規(guī)的高考,而是體育院校單獨招考,主要考4門(語文、數(shù)學、政治、英語),單獨出題(題目難度較小),單獨組織全國考試,單獨錄取,每年1萬多人。這種考試形式,相對高考要容易很多,因為體育院校更看重的是運動員的體育特長。
統(tǒng)招考試難度大
統(tǒng)招,顧名思義就是統(tǒng)一參加高考招生,這對于運動員來說難度很大。高中階段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和參加重大國際比賽、全運會、全國中學生運動會、世界中學生體育比賽獲前六名的考生可增加20分提檔。不過,即便有加分,選擇以統(tǒng)招方式入學的運動員還是極少,因為過關較難。前幾年,上海足球名將祁宏、吳承瑛等人參加高考,一時間成為媒體焦點。有人說,他們無論考兩百多分或是一百多分甚至幾十分恐怕都能上大學,如此高考確實有走過場的意思。不過,對于這些年收入百萬、千萬的“大腕”而言,能夠主動走進考場本身就是一種進步。
特招逐步被取消
特招生的情況,與單招有些類似,而且比單招還要寬松,因為特招生參加考試的試題由本校自己安排,因此這也使得特招形式出現(xiàn)很多人為的“行為”,最近幾年國家教育部已經(jīng)逐步取消了這種入學考試形式。
除了以上四種入學方式外,還有極少數(shù)運動員參加成人高考和自學考試,不過這兩種情況非常少,一方面這兩種學歷被社會認可程度不高,另一方面自學考試過關畢業(yè)的難度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