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飛
【摘要】周恩來作為我黨杰出的領導人,為思想建設做出了多方面的貢獻,特別是他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審美之中,感人以形,動人以情,明人以理,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給我們提供了有益的啟示。“恩來精神”是高校進行道德教育、培養(yǎng)學生具有基本道德規(guī)范的一個較好的切入點,學習、繼承和發(fā)揚周恩來思想政治工作的經(jīng)驗,必將有力地推動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促進社會主義的精神文化建設。
【關鍵詞】周恩來 高校 思想政治
今天,我們注重學習、研究周恩來關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成果,對于我們進一步明確時代賦予的使命,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因素,全面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yè),具有極其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筆者以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是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熱愛祖國,追求真理的風向標
在我國實施強國戰(zhàn)略和實現(xiàn)偉大民族復興的新時期,加強對廣大青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對祖國榮譽和尊嚴的強烈自豪感,對祖國興衰的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的任務就是要通過教育把青年學生的個人理想轉化為為振興中華、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的共同理想。周總理在少年時就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在他以后的革命生涯中,也時時表現(xiàn)出這種愛國精神。有的學者還從“熱愛自己的民族,建設偉大的祖國;加強國防建設,反對外來侵略;實現(xiàn)祖國領土的完全統(tǒng)一;酷愛自己民族的語言、文字、歷史;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國際主義”等五個方面比較全面地闡述了周恩來的愛國主義教育思想。我們在德育工作中,應該抓住愛國主義這一主題,弘揚追求真理這一中國革命傳統(tǒng)道德,以民族興旺、國家發(fā)展為主旋律幫助學生確立人生坐標,將自我價值與報效祖國有機統(tǒng)一,以對國家、社會的貢獻來證明人生價值。
2.為當代大學生建立了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模范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是周恩來同志一生的寫照,一直在勤勤懇懇地忘我地工作,時刻關心著國家的命運和群眾的疾苦。當代大學生中一部分學生在實現(xiàn)人生目標方面,貪圖安逸,缺乏艱苦奮斗的精神,甚者意志薄弱、生活懶散、隨波逐流、自暴自棄,這種情況讓人堪憂。在培養(yǎng)祖國下一代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學生們具有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工作作風,那樣才能夠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建設的道路上打下基礎。周恩來的名字,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生動象征。我們在德育工作中,應該抓住這一點,以周總理崇高的精神來感動學生、感染學生。
3.是當代大學生學習的嚴于律己,廉潔奉公的明鏡
周恩來同志長期擔任政府總理和中國共產(chǎn)黨的高級領導人,對自己和家屬、親友一直要求很嚴,從不讓別人照顧。他也長期過著極為艱苦樸素的生活。對家屬、親友的嚴格要求,在那“十條家規(guī)”中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這“十條家規(guī)”,是嚴格要求自己和家屬、親友的生動寫照,帶動很多領導干部樹立起了清正廉潔的家風。他還多次作嚴格的自我批評,可以說是中國共產(chǎn)黨和國家、政府領導人中作自我批評最多的一位,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人中堅持自我批評最好的一位。陳毅在三年困難時期就對文藝界的人士說過:廉潔奉公、以正治國者,周恩來也。而當代大學生中一部分學生在價值取向方面,經(jīng)不住物質、名利的誘惑,甚者個人至上、弄虛作假、拜金主義、投機取巧。這對建設祖國,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是沒有幫助的,我們需要重視這個問題,而周總理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廉潔奉公,嚴于律己的道德品質,是樹立在當代大學生們面前的一面明鏡,是我們能夠借以發(fā)揚的。
4.是當代大學生學習求真務實,腳踏實地工作的典范
周恩來同志反復強調要“講真話,鼓真勁,做實事,求實效”。不管做什么工作,他都深入實際,了解實際情況,根據(jù)實際制定方針、政策,針對實際問題提出解決的辦法、措施。當代大學生中的一部分學生在道德品質方面,不屑于從小事上作起,不嚴格要求自己,甚者明知故犯、放縱行事、知錯不改、言行不一。這是我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青年學生道德品質方面需要想辦法予以補救的,我們要讓學生明白求真務實,腳踏實地工作才有可能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5.是當代大學生推崇尊重知識,崇尚科學的旗幟
建國后不久,周恩來就領導制定了 1956年至 1967年 12年的科學技術發(fā)展遠景規(guī)劃和1963年至 1972年科學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他在 1956年中共中央召開的知識分子問題會議上作的《關于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中指出:“在社會主義時代,比以前任何時代都更加需要充分地提高生產(chǎn)技術,更加需要充分地發(fā)展科學和利用科學知識?!笨平膛d國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戰(zhàn)略國策。在新世紀的今天,我們的教育對象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還要掌握先進的科學知識,做堅定的唯物主義者。當代大學生“一定要堅持學習科學文化與較強思想修養(yǎng)的統(tǒng)一”,繼承和發(fā)揚“五四”光榮傳統(tǒng),站在反對迷信,尊重知識,崇尚科學的最前列。
6.是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謙虛謹慎,自強不息的指南針
周恩來是帶領中國從黑暗走向光明的領導人之一,不論是在嚴酷的戰(zhàn)爭年代,還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始終保持“貧賤不移,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崇高精神,越是功高如山,越是謙虛謹慎,心胸似海。而在“俯首甘為孺子?!钡钠降?又透露出他自強自立的民族精神和對事業(yè)的高度責任感,他在革命遇到挫折時不灰心,在敵人的血腥鎮(zhèn)壓下不膽怯,在自然災害或由于決策失誤造成的困難面前不泄氣,始終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當代大學生肩負著跨世紀的重任,這一歷史使命要求青年學子們必須繼承和發(fā)揚這種精神,勇于進取,頑強拼搏,投身于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yè)。青年學生道德教育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對于大學生來說,無論是在校學習還是走入社會,都應做到既謙虛謹慎,勤奮踏實,又努力進取,自強不息,這樣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參考文獻:
[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V.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楊德華.周恩來愛國主義教育思想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0,(1).
[3]羅月豐.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調研[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4,(1).
[4]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J].北京大學學報,1998,(3).
[5]鄧小平.鄧小平文選V.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