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少女再度創(chuàng)造歷史!2008年10月21日,入選美國“玫瑰公主”的唯一華裔李君慧正式當選為2009年全美“玫瑰皇后”,榮幸地成為美國百年歷史上的第二個華裔“玫瑰皇后”。
幫助別人,從小事做起
李君慧的家人是1964年從香港移民美國的,她的父親李文生在亞凱迪亞市開了家小診所。亞凱迪亞市是南加州華人集中居住的城市之一,這里環(huán)境優(yōu)美,華裔人口占四成以上。
1991年李君慧出生后,父母十分注重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女兒,并著力培養(yǎng)她良好的品行和活潑的個性。李君慧上小學后,母親譚美蓉每天都來接女兒放學。一天她接女兒放學時,天空忽然下起雨來。譚美蓉急忙拿出雨傘給女兒,并把包里的另外兩把折疊傘送給旁邊的同學。同學拿著雨具,急忙向這位好心的阿姨道謝。李君慧不解地問:“媽媽,你怎么帶那么多雨傘?”譚美蓉給女兒講起自己小時候的一件事:“媽媽上小學時,有一天放學下大雨,很多同學都有家人來接,而當時外婆生病,外公出差,沒人來接媽媽。正當媽媽站在教室門口不知如何是好時,一位同學的父親把一把傘遞到媽媽手里,說是多帶了一把。媽媽撐著傘回到家,跟外婆說起這件事,外婆感動地說,那個同學的父親很善良,而且他那種助人為樂的精神更可貴,做人就要以此為榜樣,經常幫助別人?!?/p>
聽到這里,李君慧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媽媽是在學那個同學的父親啊。”譚美蓉點點頭:“是,從那時起,媽媽就記住了外婆的話,盡量多做好事。其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事情,對自己來說只是舉手之勞,卻能給別人帶來方便與快樂!”
母親普通的話語、恬淡的笑容,讓李君慧深受教育:幫助別人不一定做驚天動地的大事,不過是順手多帶一把傘,就能讓別人的心靈干凈溫暖,讓別人一生記得。這樣的小事,為何不多做一些呢?從這以后,李君慧學會了關心、愛護別人,還非常熱心社團活動和公益事業(yè)。
才智雙全,讓她有了影響力
初中后,李君慧熱衷運動,擔任了學校排球隊隊長。此外,從小學起一直學跳芭蕾的她開始學習街舞和爵士舞,同時她又對中國民族舞產生了濃厚興趣。在學習民族舞的過程中,她感悟到:民族舞不但可以培養(yǎng)人的藝術氣質,更能讓舞者深切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初中一年級,李君慧參加了童子軍,并很快接到銷售餅干的任務。童子軍的餅干銷售,已經成為美國社會文化和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推銷餅干,對孩子來說其實是有很大挑戰(zhàn)性的,例如一盒餅干如何銷售出去,才能獲取最大利潤?這些都要經過孩子們的精打細算才能取得良好效益。另外,還要學會運用“目標設定”法。所謂“目標設定”是先向客戶征訂,然后根據征訂情況進貨。有些人誠實守信,訂貨后會如約付錢;但有些人嘴上答應,以后就找不到人了。這就要求孩子憑直覺作出判斷,然后對餅干的銷量有個現實的估計,否則進了貨賣不出去,只有自己吃了。這種活動讓孩子很受鍛煉,至于賣餅干賺來的錢怎么用,童子軍要舉行集體討論,許多孩子都會將其捐給慈善機構。如此一來,孩子不僅得到了經營技巧的訓練,還懂得了自己的社會責任。美國的許多女企業(yè)家和國會議員當年都是童子軍出身。
李君慧是女童子軍的小隊長,為銷售餅干想了許多好辦法。她找到當地的汽車銷售商,建議他們給每位試車顧客一包童子軍餅干。銷售商一試,果然很受歡迎,于是開始大量訂貨。另外她還利用網絡進行銷售,使餅干銷量從原來的每月700盒增加到1500盒。
上了高中后,李君慧的領導才能進一步顯現,她當上了校學生社團主席,兼任社區(qū)教會醫(yī)院基金會委員。為了引導同學們做好義工工作,李君慧在學生社團設置了兩個機構,一個是服務員俱樂部,專門招募義務服務員,當學校或市里有比賽或晚會時,賣票、領座、發(fā)節(jié)目單的工作就由該俱樂部成員負責;另一個是組織同學到施粥站做義工。施粥站為無家可歸者提供免費晚餐,那兒有慈善組織提供的房屋、炊具,以及商家和教會捐獻的食品,站里有一些無家可歸者需要照顧。
李君慧和她的義工同學每天下午放學后來到施粥站,到了以后先決定當晚做什么主食,做好后分發(fā),待大家吃完后要收洗器皿,打掃房間。
李君慧說,無家可歸者大都是老人,其中許多是沒法再找到工作的人,流浪是他們不得已的生活方式。李君慧看到有個曾經做過計算機企業(yè)中層的人,被解雇后雖自學了一些新技術,但因為歲數大找不到工作,最后淪為無家可歸者,成為社會競爭的出局人。為此,李君慧深有感觸地說,如果不到施粥站工作,自己就沒有機會接觸社會中的貧困階層。
做義工不僅磨煉了李君慧的意志,對她的心靈進行了洗禮,同時還促使她思考今后應該怎樣生活,怎樣為社會、為需要幫助的人盡自己的義務和責任。不久,李君慧創(chuàng)辦了一個青年慈善社團,工作就是幫助別人,快樂自己。李君慧認為:慈善社團要帶著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不求轟轟烈烈,但求平平凡凡。由于李君慧的表現突出,她被評選為亞凱迪亞市“最有影響力的青少年”。
贏得桂冠,成美麗“皇后”
2002年,李君慧萌發(fā)了參加“玫瑰皇后”評選活動的念頭。這一年,11歲的她認真觀看了華裔高中女生徐善玲參賽并奪冠的全過程,她為徐善玲姐姐感到驕傲與自豪,因為這是第一次有華裔獲得這個榮譽。此后,她暗下決心,將來自己也要去參加“玫瑰皇后”的競選。
2008年10月,剛剛高中畢業(yè)的李君慧一方面在為進入南加州大學做準備,一方面決定參加2009年度的玫瑰公主選拔賽。
李君慧的決定得到了亞凱迪亞市現任市長——美籍華人鄂志超先生的支持與鼓勵,鄂志超市長勉勵她說:“美國是個多種族、多元化的國家,最近幾年不少青年華裔才俊,憑借智慧與實力走上了美國高層政壇、著名藝苑以及其他各界,成為美國各階層的領袖人物和主流社會有影響的人士,這是全體華人的驕傲!作為炎黃子孫,無論身處何地,都要為我們民族增添光彩!”李君慧把這些鼓勵化為動力,她想:我參加這次比賽,不是出于個人的愿意,而是代表黑眼睛、黃皮膚的中國青年!
比賽在熱烈而緊張的氣氛中進行,1400多名少女各顯其才。經過層層選拔,李君慧順利闖到極為關鍵的“智慧關”,評委們向她連連提問:“有人說玫瑰公主的選拔,是美麗的較量,你是如何認識的?”“我認為這不僅是美貌的較量,還是自我營銷和公關手段的比拼。”“在你看來,東西方女孩有什么根本差異?”“東方女孩內斂含蓄,西方女孩熱情奔放?!薄澳銥槭裁匆獏⒓舆@次比賽?”“玫瑰公主是我的夢想、我的追求。我不想放棄自己的夢想,并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實現。”“當今世界上有許多選美比賽,你認為這些比賽能為我們帶來什么?”“美是一種力量,它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慈善事業(yè)、世界和平,等等?!崩罹鄣木驶卮穑蛉藗冏C明了自己美麗和智慧并存。
闖關進入7人組的“玫瑰公主”后,最扣人心弦的“玫瑰皇后”爭奪戰(zhàn)打響了。李君慧個頭不高,皮膚黝黑,在7位公主中相貌和身材并不出眾。當時有人認為,主流選美很難出現皇后比公主矮的情況,就算身材不是最高,但也不能相差太多,因此不少人為李君慧擔心。但李君慧認為,大賽的評分依據包括個人演說能力、形象儀態(tài)、學業(yè)成績、社區(qū)服務等,因此除各科成績要優(yōu)異外,更要有組織和領導能力,這是自己的優(yōu)勢!所以她有信心爭取這項殊榮。
在隨后的競爭中,她向評委展示了中國民族舞蹈,她優(yōu)美的舞姿贏得了觀眾的熱烈掌聲,同時也征服了評委的心。更重要的是,她突出的社區(qū)活動經歷、個人能力最終為她贏得了“玫瑰皇后” 的皇冠。
2009年元旦,李君慧引領有數百萬人參加的帕薩迪納玫瑰花車大游行。美國帕薩迪納玫瑰花車大游行是全美最具影響的新年活動,每年吸引全美百萬民眾參與,并通過電視直播吸引全球數億觀眾。李君慧頭戴由鉆石、珍珠裝飾的價值十萬美元的皇冠,坐在用玫瑰花裝點的花車上,向全美人民祝賀新年,祈求平安、幸福!而作為“玫瑰皇后”的她,還將在2009年參加150多場社區(qū)和公益活動。
當上“玫瑰皇后”的李君慧說,她最想做的事,就是以語言上的專長和對中華文化的深切認知,來服務和回報社會。她說,華裔人口近年來增長迅速,而華裔的代表性還很不夠,她為自己能成為華裔“玫瑰皇后”深感興奮?!?009年元月,美國歷史上首位非洲裔總統奧巴馬入主白宮,而在同一時期,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坐在玫瑰花車上向全美人民致新年慰問,這真是一件無比榮耀的事情!”她甜甜地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