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位于以色列、約旦和巴勒斯坦之間,南北長86公里,東西寬5到16公里不等,最深處約400米,面積1049平方公里。遠遠望去,死海像一條雙尾魚,或藏或露,游弋在群山腳下。死海沒有潮起潮落,它波瀾不驚,甚至微風也激不起幾許漣漪。在陽光的照射下,海面像一柄古老的銅鏡,熠熠生輝。岸邊,沒有驚鴻照影,沙鷗翔集,群鳥嬉戲;水里沒有水草浮動,錦鱗游泳,連小魚小蝦也看不到。據專家說,水里只有很少的微生物。可能就是因為這些原因,人們給它起名叫死海。來到這里,仿佛來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水天一色,豁然開朗,沒有塵世的喧囂,沒有物競的追逐,到處籠罩著一片寧謐。在時間的靜默里,這里仿佛隱藏著一個沒人破解的千古之謎。仔細打量死海,她宛如山野村姑,沒有濃妝艷抹,沒有珠光寶氣,也不搔首弄姿,卻有一種“天然去雕飾”的淳樸自然之美。
雖然來到海邊,也不是隨處都可以下水的,因為水下有參差不齊的鹽的結晶柱,是沒法下腳的。這些鹽晶體,我在賓館,在猶太人家里都看到過。他們形狀奇異,千姿百態(tài),有的像水晶,有的像珊瑚,有的像鐘乳石,不少人將其采回作裝飾品。在一家賓館的櫥窗里,擺著一件玲瓏剔透的結晶體,一個外國旅游者久久駐留,反復琢磨,猜不出究竟是什么東西,當人們告訴他,那是死海采來的鹽晶體,他竟驚奇地叫起來:這東西怎么這么漂亮!
來到死海邊,首先要找浴場。這里浴場有兩種:一種是公共浴場,有更衣的木圍房,有淡水沐浴,岸邊水里也經修理,下水不會把腳劃傷。另一種是賓館或療養(yǎng)院開辟的浴場,有更衣間、毛巾、浴布,給熱水淋浴等設施,也供應飲料和餐食。這樣的浴場除供應賓館客人使用外,外人也可使用,當然要付費。
下水后,以手觸海水,有些滑膩,有些像油脂,卻不沾衣。踏著腳下的鵝卵石向深處走,移動腳步較為困難,因為水的阻力大,走到約一米多深處,就感到水的浮力,漸漸地,就把你托了起來。這時,你就是踏波而行,或站立,或行走,有一種凌空而起,蓮波漫步的感覺。這時,你只要兩腿一伸,即可仰臥水面。這水,像一個十分松軟的氣墊床,雙手輕輕劃動,就在海上漂游了。這時的你,仰望蔚藍的天空,俯視茫茫的海水,覺天地之遼闊,嘆宇宙之無窮,真是“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所止,飄飄乎如遺世而獨立,羽化而登仙”。這時,有人遞過報紙,亦可仰臥閱讀。水上讀報,真是不可思議,而這里卻習以為常。在水中如不仰臥,也可“蹬自行車”,當然沒有車,只是兩腳在水中作蹬車動作,雙手平伸,保持平衡,也可在水中慢慢前行。當然,這比在街上騎車要輕松得多。也有的女士躺在情人的臂彎里雙雙浪漫漂流,體會自然和愛情的和諧,也有的女孩枕著男士的腳,且稱“跟蹤漂流”吧!在死海一般不俯臥游泳,防止水浸入眼睛。死海水含鹽量較高,對眼睛有強烈的刺激。一旦海水入眼,趕快用淡水沖洗,可保無恙。如你在水中仰臥,因水的浮力很大,直起身來卻不是件容易的事,須挺胸收腹,上手向前撥水,然后屈腿才能立起。我有時幾次嘗試失敗,不得不在同事們的幫助下立起來,也可以輕輕劃動,靠近岸邊,在水淺處慢慢站起來。在海水中浸泡一、二個小時后上岸,渾身感到輕松,仿佛經過吐故納新,身體增添了新的活力。一般在水中漂游一、二個小時要上岸休息,防止在含鹽濃度極高的海水中身體失水過多。當地報載,有6名外國人經死海向以色列偷渡,在死海上漂游了6個多小時,結果嚴重脫水,上岸后送往醫(yī)院搶救。在有人管理的浴場,對首次下水者都給一張說明書,列出諸多注意事項,防止出現意外。
死海是以色列人的最愛,每逢余暇,便到死海邊燒烤,到水中漂游。這里也是旅游者的首選。在死海沿岸修起不少高級賓館,接待八方游客。沿岸的農工商綜合體--基布茲,也從事接待。不少歐美游客,特別是老年人同以色列接待部門簽訂長期合同,到這里修養(yǎng),短到兩周,長則一個月到三個月。據以色列塔曼區(qū)長介紹,在這里有五大要素有益于前來休息和療養(yǎng)人的治療和健康。第一,死海水。死海水含鹽達30-35%,此外,還有鎂、鈉、鈣、鉀、溴等20多種元素。在死海里洗浴,可治療多種疾病,尤其是對關節(jié)炎,皮膚病,銀屑病等皮膚疾病有顯著療效,還可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排除有毒物質。第二,這里的空氣與別處不同。死海低于海拔415米,是世界上最低的地方,因此空氣中含氧量比常規(guī)高15%,負氧離子自然高于平??諝狻_@對人體有補益作用,人在這里感到神清氣爽,不知疲勞。第三,這里的陽光也不同。因為這里空氣密度高,對陽光有過濾作用,減緩紫外線的殺傷力。因此,盡管烈日當空,很多人不戴遮陽帽,也不會曬黑,皮膚也不會灼傷,可以放心大膽地進行日光浴。第四,死海泥。在死海底沉積多年的海泥,自然富含海水的各種成分,比海水所含礦物質更多,有美容健身的各種功效。這種泥,并不是從海底即可撈得。死海底沉積著鹽的結晶體,必須透過這個堅實的鹽層才可采到。在有人經營浴場里,為游客備有海泥。大家聽說它可美容健身,都從頭到腳抹泥,你給我抹,我給你抹,一個個看上去真像兵馬俑。大家互相取笑,一片歡聲笑語。過一段時間,待泥快干時,再把泥洗去。死海泥逐漸“芳名遠播”,也就成商家牟利的商品,死海泥加以包裝,價格不菲,出口到世界各地。有個工廠把海泥加工成面膜之類的化妝品,那就更是身價百倍了。第五,這里獨有的風景。接待游泳者的基布茲修飾得像花園一樣。各種亞熱帶植物爭奇斗艷,棕櫚樹亭亭玉立,扶桑花含笑迎客,三角梅如霞似火。這里的人們禮貌待客,待人熱情,真有世外桃園之感。走出基布茲,死海周圍都是起伏的山嵐,同基布茲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那里沒有樹木花草。一位猶太人告訴我,他喜歡這樣的風景,大自然坦蕩地向你敞開胸懷,沒有隱瞞,沒有陰謀,沒有暗算,使你的心情也感到坦然,無牽無掛,云卷云舒,陶然忘機。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生活,難道不有益于身體健康嗎?
以色列人視死海為寶,既保護,也利用。我曾經參觀過一個死海化工廠。該廠僅1400名工人,每年產值4億多美元。該廠設置了大面積的晾曬池,將死海水引入池中,經過一段時間,晾曬池底部形成無數結晶鹽柱,有的甚至高達3米。工人們用一種特殊的康科因收割這些鹽柱,運到離晾曬池不遠的工廠。工廠以此為原料生產鉀肥,鎂,鈣等產品,此外還生產大量的洗浴用的死海鹽,裝袋出售,行銷世界各地,頗受歡迎。該廠還生產著名的死?;瘖y品,在世界市場上也頗有名氣。
但是,令人憂心的是,歷盡滄海桑田的死海日漸消瘦。據有關專家預測,死海海面50年來下降了20米,死海面積縮小了三分之一。當地居民告訴我,死海海岸每年以10米的速度向后退卻,如此下去,死海面臨干涸的危險。
死海主要由約旦河補充水源,可是約旦河雖然著名,但卻是一條流量不大的小河,且河水被沿岸國家截流,用于引水和灌溉,現在從源頭流下的水只有7%到達死海。死海處于炎熱干涸地區(qū),降雨量極少,而海水又大量蒸發(fā),入不敷出,造成日漸“消瘦”。這已對死海周圍的旅游、生態(tài)和工業(yè)造成影響。這引起了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的極大關注。以色列同巴勒斯坦雖然紛爭不已,但他們和約旦就拯救死海卻找到了共同語言。三方決定共同啟動一項舉世矚目的浩大引水工程。修建一條從紅海的亞喀巴灣,途經約旦和以色列最后通往死海的引水渠,將紅海之水注入死海,使死海重獲生機。沿水渠還可建海水淡化廠,供缺水的南部地區(qū)使用。但一些專家認為這樣也會產生一些新的問題,如紅海之水能否和死海水溶合,會對死海及周圍生態(tài)帶來什么樣的變化?
但是,我可以滿懷信心地說,死海是有救的,死海不會死。
(責任編輯 肖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