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健
古奧運會對優(yōu)勝者和冠軍無比崇拜,簡直到了無以復(fù)加的程度。實際上,這也是古希臘人最初的人本主義萌芽,渴望強健而驍勇的體魄。古奧運會的舉辦,真的使不少平凡的人創(chuàng)造了這樣的奇跡。
自然,人們一崇拜,有的冠軍就會有些飄飄然,驕傲自大,目空一切。有的冠軍,甚至做出了違背體育道德的事。古奧運是怎樣看待和處理這些的?從中,我們會得到什么啟示呢?
“米隆之死”,在古奧運史上就是一個典型的事例,直到今天,還常常被人提起。
在古奧運史上,摔跤這一項目,出現(xiàn)過一個非常轟動的英雄,就是克羅頓的米隆。米隆在公元前540年到公元前516年,曾經(jīng)6次獲得過摔跤冠軍,可以說打遍天下無敵手。
相傳,米隆出生在克羅頓的一個偏僻的鄉(xiāng)村,小時候曾把一只牛犢舉過頭頂!他成年后成了聞名遐邇的大力士,在奧運會上成為獨一無二的摔跤冠軍。他曾在一個鐵餅上涂滿了滑溜溜的油,然后雙腳站在上邊,對別人說:“誰能把我從鐵餅上推下來,我就認輸,把冠軍讓給他?!焙芏嗳擞X得這并不難,就來迎戰(zhàn),但沒有一人得逞。
他走上了古奧運會的賽場,無人匹敵,冠軍獨攬。在整整24年里,6次奧運冠軍驚天動地。人們喜愛他,真的到了無以復(fù)加的程度,給了他至高無上的榮譽,把他當(dāng)成了神。他也親自把自己的塑像送到阿爾齊斯圣地,和宙斯的神像立在一起。
他真的把自己也當(dāng)神了。認定自己蓋世無雙,無任何對手。然而悲劇,也就在這時悄然降臨。一天,他獨自一人去另一個城邦會朋友,路過荒山野嶺,在路邊休息的時候,看到路邊的一根粗木樁的裂縫中釘著一根木楔子。他感到好奇,想把楔子從裂縫中拔出來。在他的眼中,這是易如反掌的事。于是,就很輕率地把手伸進了裂縫,用力拔那根木楔。木楔子松動了,就要被拔出來了,但可怕的事發(fā)生了,由于木楔子被拔出,裂縫慢慢合攏,越來越緊,把他的手死死夾住了。他拼盡全身力氣向外拔,沒想到越拔越緊,無論怎樣掙扎也拔不出來這只右手。他放聲呼喊,請求別人的幫助。但荒野的山嶺,哪里有人呢?這時,就是有天大的力氣,也沒有用了。求救無援,他只能坐以待斃。幾天后有人從這里經(jīng)過,突然發(fā)現(xiàn)路邊的一堆殘骨,而殘骨中有一只手還被夾在木裂縫里。原來,這位稱雄于世的奧運摔跤冠軍,已經(jīng)喪生于野獸之腹!
米隆之死過于悲慘!讓后來無數(shù)的人還在為他心痛和惋惜。
到了17世紀,法國著名的雕塑家皮埃爾皮熱,聽到米隆的故事后,為這位冠軍悲慘的結(jié)局震驚不已。于是,便創(chuàng)作雕刻了他最著名的一尊不朽之作《米隆之死》。作品意在提醒后人,從米隆這里汲取教訓(xùn),不要自傲自大。榮譽能使勝利者受到人們尊重,但如果不謙虛謹慎,榮譽也會成為套在自己脖子上的枷鎖。當(dāng)時的一位著名評論家看了這件作品后說:“它揭示了一個往往被英雄所忽視的問題,那就是英雄的悲劇性。它的深刻在于,這悲劇的導(dǎo)演者恰恰是自己。這是英雄的悲劇,也是我們?nèi)祟惖谋瘎 !?/p>
其實,作為古奧運冠軍的米隆,只是有些驕傲自大而已,從今天的觀念來看,只能說有些缺點。但古奧運時期并不這樣認為,米隆的故事,流傳得如此久遠,說明古希臘人對自己冠軍的標準是很高的。你是一個英雄的象征了,你就必須完美。這一點,對以后的所有冠軍,都是提醒和警醒。所以,這又是深刻和有意義的。
(甜甜摘自《學(xué)習(xí)時報》 圖/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