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那場災難,奪去了許多孩子花一般的生命,卻讓更多的中國孩子懂得了愛與責任,學會了堅強與自立、自愛與愛人。
曾幾何時,有人這樣評價“90后”,說“這是我字當頭的一代”、“自私自利的一代”,是缺乏社會責任感,不敢擔當?shù)囊淮?。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之后,我們欣喜地看到,災難面前中國孩子表現(xiàn)出的勇敢與堅強、團結與互助,絲毫不比成年人遜色。盡管他們的肩膀還很柔弱,盡管他們的力量還很微小,盡管他們的言語還很稚嫩,但我們卻在他們堅毅的眼神中,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希望。
這希望不僅體現(xiàn)在災區(qū)孩子們的身上,同樣體現(xiàn)在每一個“90后”的身上。他們特立獨行,但不遺世獨立;他們“放任不羈”,但向善向上;他們埋頭苦讀,但同樣關注明星偶像、關注政治,關注現(xiàn)實;他們亨受著優(yōu)越的生長環(huán)境,但在災難和苦難面前,他們同樣選擇堅強,選擇向上,選擇挑戰(zhàn),無怨又無悔。“90后”,他們正在令世人看到他們的承擔和抱負。
這讓人又一次想起梁啟超先生那段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的勵志名言:“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自立、自信、自強、敢于承擔責任的新一代中國青少年,正用行動向世界證明:中國孩子大有可為,中華民族永不言??!
災難來臨時的擔當
主角:張吉萬,北川縣漩坪鎮(zhèn)南華小學六年級,11歲。當?shù)卣鸢l(fā)生時,張吉萬臨危勇?lián)鸺抑心凶訚h大任,沒有食物,攜老背幼,徒步12個小時。數(shù)萬中國人為他的勇敢和大愛所感動,正如網(wǎng)友為他賦詩所云:“生子如吉萬,不負椿萱艱。天下多此子,家國多福安?!?/p>
生子當如張吉萬
主震之后,余震不斷,危險仍在,但是,災難中的親情流露總叫人感動!北川縣城所在地曲山鎮(zhèn),城區(qū)面積不足一平方公里。城左邊是王家?guī)r山,右邊是景家山。地震引發(fā)的山體塌方幾乎覆蓋了整個縣城。幸存下來的人們扶老攜幼,走出深山,去尋找安全的棲身之地。5月16日17時,北川縣城地震核心現(xiàn)場,一群人從北川深山里逃出來,他們的眼神充滿對親人的依戀,生怕再次分開。人群中,有一個11歲的孩子,背著3歲半的妹妹張韓,非常吃力地走著。從早上5時出發(fā),他已經(jīng)背著妹妹走了12個小時,不離不棄———他的眼里滿是堅定與愛。
同行的爺爺、奶奶已經(jīng)老了,父母在外打工,他勇敢地擔負起小男子漢的責任。11歲的張吉萬用稚嫩的小腳,邁著堅定的步子與爺爺一道背著3歲的妹妹,帶著奶奶逃離重災區(qū)北川縣。沒有爸爸媽媽在自己身邊,張吉萬就像一個守護神一樣守在年幼的妹妹身邊。他把水和餅干都讓給妹妹吃。他瘦小的后背,成了妹妹最安全的港灣!
11歲的張吉萬看上去非常瘦弱,很難想象他是如何做到12小時背著妹妹一路走出余震和山體滑坡不斷的北川的。見到張吉萬,“班主任”鄭淵潔很激動,一把將他摟在懷里,連聲說:“你真是一個小英雄,我很佩服你?!编崪Y潔問了小吉萬一個看似突兀的問題:“小吉萬,你最喜歡什么動物呀?”張吉萬毫不猶豫地回答:“駱駝?!编崪Y潔有些詫異:“你怎么會喜歡駱駝呢?你們那里有駱駝嗎?”“沒有,但是我從書上看到過對駱駝的介紹,我喜歡駱駝那種堅忍不拔的精神。”問他背妹妹累不累,他說“不累!”問他妹妹重不重,他說“不重!”他的表情平靜語氣堅定。小小的張吉萬就像駱駝那樣默默地背著自己的妹妹走了12個小時。
鄧超精心為張吉萬準備了一輛小自行車,吉萬卻把它給了妹妹。這一份情重意切也感動到了劉翔,劉翔通過大屏幕對吉萬說“我驚訝著,一個孩子有這樣的意志力,這樣堅強,這樣勇敢,這樣懂得照顧小朋友?!编嚦诮o張吉萬的信中寫道:“你瘦弱的肩膀,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男子漢的擔當?!?/p>
危急關頭她背著同學逃生
主角:彭州市白鹿鎮(zhèn)九年制學校陽玉潔,15歲。她最先意識到地震了,卻沒有第一個跑出去。她用瘦小的身軀背出了比她高大許多的同學,又跑回去救她的老師,老師淚流滿面。在那一片苦難的廢墟上,這個幼小的女孩為數(shù)億中國人展現(xiàn)了這一幅動人的景象。
5月12日下午第一節(jié)課是數(shù)學,陽玉潔正在教學樓4樓全神貫注地聽著王老師的講解。突然,教室一陣劇烈的搖晃,大家都愣了愣神,陽玉潔最先反應過來,大叫了一聲:“地震了!”王老師馬上大聲命令道:“快跑!跑到空地上去!”
陽玉潔本可以最先跑下樓的,突然看見已經(jīng)沖出教室的王老師又轉身返回教室巡視,馬上站住了,她覺得自己應該為老師分憂。突然,又一陣強震襲來,身旁的玻璃不停地往下掉,一片尖尖的玻璃片對準王老師就要落下來,她大叫一聲,跳過去拉住王老師就跑!
沖下樓梯,快到二樓時,她和王老師還有幾位同學重重摔倒在拐角的平臺上,陽玉潔的膝蓋受傷了,撕心裂肺地痛。此時,同學徐敏好像已經(jīng)昏厥過去,趴在地上一動不動。陽玉潔下意識地抬頭看了看天花板,墻壁已經(jīng)扯開拳頭大的裂縫!她用瘦小的身軀背起了比她高許多的徐敏,在同學們的攙扶下跌跌撞撞地下了樓。然后又鼓起勁沖上樓,扶著老師往下跑,王老師淚流滿面,不停地說:“陽玉潔,不要管我,快走!你的生命更重要!”但她一直把王老師攙扶到安全的操場。
到了操場,一些同學哭了,陽玉潔走上前去安慰他們。在七個玩得最好的同學當中,她是最小的,但在地震發(fā)生之后,她卻毅然地擺出了“大姐”的風范。
他用雙手挖出了自己的老師
主角:都江堰中學高一宏志班學生梁強,16歲。安全逃生后,他并沒有松懈下來,而是同迅速趕來的武警官兵一起展開救援,五日不眠不休,終于挖出了教過他的初中老師。一個高一的男孩子,用他的身體力行,向我們展示了“90后”堅韌、承擔和奉獻的品格。
地震發(fā)生時,梁強在老師的組織下跑到了操場。不久,梁強一位同學的家長說向峨受災非常嚴重:向峨中學四層大樓完全倒塌。聽到這消息,梁強著急了,向峨可是自己的家啊?!榜R上回去,看個究竟?!彼嘀魅卫蠋熣f了一聲:“我要回家”,然后迅速地奔出校園。
一個多小時跑了10多公里路,他回到了家,父母很安全。隨后,他便急忙趕到母校向峨中學,去看他的老師。他找到了以前的化學老師,問班主任在哪兒,老師用手指了指原先教學大樓的位置,此時已是一片廢墟。
梁強沖過去,和大家一起在廢墟上用雙手刨灰渣、搬磚塊,尋找被掩埋的同學和老師。不一會兒,梁強聽見廢墟里有人喊“救命”,他馬上跑過去和他們說話,安慰他們,穩(wěn)定他們的情緒。不一會兒,武警官兵來了,立即展開救援,他又去協(xié)助家長認領尸體。五天來,他幾乎沒有睡過覺,一直守在操場上,登記和協(xié)助辨認了三百多具老師、同學的尸體。
5月15日晚上,梁強挖出了教自己的李軒老師,被埋了80多個小時后,李老師已面目全非!他把李老師用布蓋好,并向她磕頭、鞠躬。
清理完廢墟后的第二天,梁強又幫著搬運救災物資,進行環(huán)境消毒,維持村里治安。
<本刊摘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