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子與男友為籌辦婚事,在女方父母的見證下,向男方父母借得巨款,并以是否結婚作為償還的條件。可是,女子與男友的戀情最終破裂,雙方結婚成為泡影,男友的父母一氣之下將女子及其父母一同告上了法庭。那么,兩人共同的“戀愛借款”該不該償還?2007年9月11日,江蘇省無錫市南長區(qū)法院對該起“戀愛借款”案作出判決,判決女子及其父母共同償還。
借款:以結婚為條件
現年28歲的吳悅是江蘇省無錫市一家大型企業(yè)的職工,長得甜美俊秀,尤其是她下得一手好圍棋,讓周圍眾多的小伙子都十傾慕,楊斌對她更是心儀已久。楊斌與吳悅同歲,辦公室緊鄰,圍棋也下得特棒,每到下班時間,他便找吳悅弈上一盤,久而久之,高大帥氣、面容俊朗的楊斌也深深吸引住了吳悅。這樣,兩人于2004年初正式確立了戀愛關系,成為人人羨慕的圍棋情侶。
經過一年多的戀愛,兩人的戀情瓜熟蒂落,婚姻大事便提上了日程??墒?,楊斌和吳悅由于工作時間不長,單位效益也一般,沒有足夠的存款來置辦婚事。吳悅的父母吳海濤、李秋月都已退休,退休工資也不高,不能有太多的指望。好在楊斌的家境比較寬裕,楊斌和吳悅經過商議后,決定向楊斌的父母求援。
聽說兒子要結婚了,楊斌的父母楊建軍、陳秀梅十分高興。他們就楊斌這么一個兒子,支持兒子的婚事是理所當然的。楊建軍、陳秀梅雖說有點積蓄,但那可是他們一生的血汗錢,想到當今年輕人對戀愛、婚姻比較隨便,而且兒子與吳悅的性格有點不合,唯恐兒子與吳悅的婚事生變,不想讓自己落得人財兩空,便提出由吳悅向自己借款的條件。
2005年5月30日,經過協(xié)商一致,楊建軍、陳秀梅與吳悅簽訂了一份“戀愛借款”協(xié)議書,具體內容為:吳悅與楊斌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雙方確立婚姻關系,正式籌辦婚事,今向楊建軍、陳秀梅借結婚費用人民幣10萬元,并于2005年6月起每月由吳悅、楊斌還人民幣2000元;對2005年年初已付楊斌人民幣7.5萬元包括在本協(xié)議內(但可以不作還款計劃);不論什么原因結婚不成,吳悅同意一次性償還全部借款人民幣17.5萬元。楊建軍、陳秀梅在“債權人”后簽名,吳悅在“債務人”后簽名,吳海濤、李秋月及楊建軍親屬在“見證人”后簽名。
簽訂協(xié)議后,楊建軍、陳秀梅將10萬元現金交給了準兒媳吳悅。
情變:索借款生糾紛
果不出所料,楊建軍、陳秀梅的擔憂終于成為現實。在籌辦婚禮的過程中,吳悅與楊斌常常為一點瑣事就爭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漸漸地,吳悅意識到了自己與楊斌的性格存在很大差異,與楊斌在一起時非常累,但鑒于楊斌對自己的癡情和愛戀,她沒有勇氣說“不”,只得有意無意地疏遠楊斌,希望楊斌能主動退出。
2006年12月18日,在經過一年多若即若離的相處后,身心俱疲的吳悅終于鼓起勇氣,正式向楊斌提出分手。
準兒媳與兒子分手后,楊建軍、陳秀梅十分氣憤,但想到自己幸好有先見之明,與吳悅簽有協(xié)議,心中便得到了一絲安慰。于是,他們便要求吳悅及其父母償還借款??墒?,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吳悅及其父母不是矢口否認,就是避而不見。無奈之下,楊建軍、陳秀梅于2007年4月來到法院,一紙民事訴狀將吳悅及其父母吳海濤、李秋月告上了法庭,要求吳悅歸還借款人民幣17.5萬元,吳海濤、李秋月對償還上述借款承擔連帶責任。
楊建軍、陳秀梅訴稱:2004年,吳悅與自己的兒子楊斌建立戀愛關系。為此吳悅通過楊斌不斷向自己借款。2005年初,我們通過楊斌借給吳悅人民幣7.5萬元。2005年5月30日,吳悅以要結婚為由向我們借款10萬元。為此雙方訂立“協(xié)議書”,其中明確:不論什么原因,婚姻不成,吳悅同意一次性償還全部借款人民幣17.5萬元,吳悅父母承擔連帶責任。協(xié)議簽訂后,我們給了吳悅人民幣10萬元。吳悅收到上述借款后,與楊斌關系惡化,戀愛不成,結婚無望,吳悅卻拒絕償還借款。現要求吳悅歸還借款人民幣17.5萬元,吳悅的父母吳海濤、李秋月對償還上述借款承擔連帶責任。
審理中,楊建軍、陳秀梅表示將訴訟請求的人民幣17.5萬元變更為人民幣10萬元,放棄要求吳悅償還2005年年初借給吳悅的人民幣7.5萬元。
吳悅、吳海濤、李秋月辯稱:吳悅與楊斌原是同事關系,2005年4月確立戀愛關系。楊建軍、陳秀梅起訴書中所稱的人民幣7.5萬元是楊建軍、陳秀梅于2005年初付給其兒子楊斌的,吳悅沒有收到。2005年5月30日簽訂協(xié)議中明確的人民幣10萬元,吳悅也沒有拿到。吳海濤、李秋月是作為見證人簽字的,并不是擔保人。因此,吳海濤、李秋月與吳悅要求駁回楊建軍、陳秀梅的訴訟請求。
判決:有承諾須履行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楊建軍、陳秀梅與吳悅、吳海濤、李秋月簽訂“協(xié)議書”,該協(xié)議書的內容是協(xié)議簽訂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協(xié)議簽訂人均應按協(xié)議履行。現吳悅、楊斌未結婚就分手,故吳悅應按協(xié)議約定向楊建軍、陳秀梅歸還借款。楊建軍夫婦表示僅要求吳悅歸還人民幣10萬元,是真實意思表示,予以準許。因在“協(xié)議書”中明確“如不履行本協(xié)議,吳悅父母承擔連帶責任”,故吳海濤、李秋月應承擔連帶責任保證。另因在“協(xié)議書”中已明確簽字后即由楊建軍、陳秀梅付人民幣10萬元,吳悅提出未收到人民幣10萬元與事實不符,故對此辯稱意見不予支持。雖然吳海濤、攣秋月在“見證人”后簽名,但在協(xié)議中已明確其要承擔連帶責任,故其提出的其僅為見證人的意見不予采納。
2007年9月11日,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第二十一條的規(guī)定,作出判決,判決吳悅歸還楊建軍夫婦人民幣10萬元;吳海濤、李秋月承擔上述款項的連帶支付責任。
(責編 邢榮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