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家的月光
當(dāng)月亮爬上樹梢的時候,有銀白色的聲音灑下來。這時刻,靜靜地站在窗前,一種心情油然而生。
鳥飛臨,一只電話鳥,從鄉(xiāng)音中飛來,親切地呼喚我的小名。
輕輕地放下電話。我看見月光潮濕的面孔。月光啊,你也想家了嗎?那就進來打個電話吧。放心,同是出門在外,我不收你的電話費。
信息時代
電視上的雨比光速還快,主持人的手輕輕一揮,就淋濕了千里之外的相思。
那天晚上,我和同事坐在電視機前,正看著第二天的天氣預(yù)報,電話里傳來濕漉漉的鄉(xiāng)音——明天有雨,你們還上山嗎?
走到屋外望望天空,我吃驚地發(fā)現(xiàn),不知什么時候,彎彎的月牙,從鐮刀變成了電話話筒?
打工
鄉(xiāng)下的老屋,祖祖輩輩,沒離開過腳下的土地。母親一遍又一遍,叮囑著不安分的炊煙:多吃飯,別想家。
走在陌生的大街上。左邊是信筒,右邊是電話亭,而郵編和電話號碼之間,總是相差一步,我掐指一算,這一步,竟是思鄉(xiāng)的距離。
墻
我是一個單身,妻子在鄉(xiāng)下教書。鄰居是一個單身,丈夫在外地經(jīng)商。我們中間只隔著一堵墻。
中國有很多墻,最著名的就是那條長城,據(jù)說這條世界上最堅固的墻,曾被孟姜女思念丈夫的淚水沖垮。
那么,我們之間的墻呢?那天晚上我夢見墻倒了,我們被壓在了下面。
從此,我明白了一個淺顯的道理,有了墻,我們才有了各自溫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