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前景
水飛薊,別名水飛雉、奶薊、老鼠筋、乳薊子等,為菊科1~2年生草本植物。1972年從德國引入我國。其成熟的種子具有很高的藥用、食用及經(jīng)濟價值,用途非常廣泛,具有清熱解毒、保肝護肝、利膽、健腦和抗輻射的功能,從該植物種子中提取的水飛薊素是制造西里馬靈、益肝靈、水飛薊素片、利肝片、保肝寧、飛當(dāng)片等中成藥的重要原料,市場前景好,社會需求大,年需求量達5萬噸左右。水飛薊種子含油量為28%~36%,是提取植物油的主要原料。長期食用水飛薊油可防止動脈硬化。榨油后的水飛薊種子和莖葉又可作畜禽的飼料。水飛薊花紫紅色,美麗動人,可作花卉觀賞之用。水飛薊幼苗可作蔬菜食用,有醫(yī)療保健功效。因此水飛薊具有廣闊的開發(fā)應(yīng)用前景。
二、效益分析
1.投資:種植水飛薊投資小,見效快(生育期僅100余天)。每667平方米(1畝)需投資:肥料40元,種子60元,除草劑5元,機耕30元,機播8元,機收40元,合計148元。
2.產(chǎn)值:水飛薊的行情為每公斤8元,每667平方米產(chǎn)量200公斤,產(chǎn)值為1600元。
3.利潤:1600-148=1452元。
三、栽培要點
水飛薊適應(yīng)性強,易管易種,田邊地頭、荒山野嶺、鹽堿地均可種植,便于機械化作業(yè)和規(guī)模生產(chǎn)。其栽培要點如下:
1.整地與施肥。選地勢高、排水好的田塊,精耕細作。結(jié)合整地,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含氮、磷、鉀各15%的復(fù)合肥15公斤。
2.播種。南方為秋播,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較好;北方為春播,在3~4月播種為好。播種量為每667平方米2公斤。以條播為主,行株距50厘米×5厘米。
3.田間管理。水飛薊播種后,每667平方米用藥田專用除草劑100克,兌水30公斤,均勻地噴施在播種好的畦面上,可有效防除多種雜草。
4.收獲與加工。水飛薊成熟后,應(yīng)立即采收,否則易脫落,影響產(chǎn)量。大田規(guī)模種植最好用聯(lián)合收割機一次收獲。將收獲的水飛薊種子吹凈曬干,即可入藥出售。(安徽 宮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