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一個石灣陶器,那陶器是一個赤身羅漢騎在一匹向前疾馳的犀牛上,氣勢雄渾,非常生動,很能象征修行者勇往直前的心境。負(fù)責(zé)包裝的是一位中年婦女。她從滿地滿墻的紙箱中找來一個,體積大約有我的石灣陶器的四倍大。接著她熟練地把破報紙和碎紙屑墊在箱底,將陶器放在中間,四周都塞滿碎紙,最后把幾張報紙揉成團(tuán)狀,塞好,滿意地說:“好了,沒問題了,就從三樓丟下來也不會破了?!蔽业氖癁程掌鳜F(xiàn)在成為一個龐然的箱子了。我覺得煩惱。
后來,我做了一個決定,舍棄紙箱、碎紙和破報紙,找來一個手提袋提著,從旅館到飛機場一路無事。但是上飛機沒走幾步,一個踉蹌,手提袋撞到身邊的椅子,只聽到清脆的一聲,我的心震了一下:完了!把陶器拿出來檢查,果然犀牛的右前腳斷裂,頭上的角則完全斷了。
我非常非常的后悔,后悔沒有相信包裝婦人的話,更后悔把紙箱丟開。這時我耳畔浮起一個聲音:
“對一個珍貴的陶器,包裝它的破報紙和碎紙屑是與它同樣珍貴的!”
確實,我們不能只想保有珍貴的陶器而忽視那些看來無用、卻能保護(hù)陶器的東西。
生命的歷程也是如此。在珍貴的事物周圍總是包著很多看似沒有意義、隨手可以舍棄的東西,但我們不能忽略其價值;因為沒有了它們,我們的成長就不會完整。同樣的,我們也不能忽視那些人生里的負(fù)面因素,沒有它們,人生就得不到教訓(xùn)、啟發(fā)、鍛煉,乃至于完善的成長了。
對于一朵美麗的花,它腳下卑賤的泥土是一樣珍貴的。
對于一道絢麗的彩虹,它前面的烏云與暴雨是一樣有意義的。
對于一場精彩的電影,它周圍的黑暗與它是具有同等價值的。
(選自《齊魯晚報》2006年8月30日)